索隐王劭云:“此医方,宜与日者﹑龟筴相接,不合列于此,后人误也。”正义此
传是医方,合与龟策﹑日者相次。以淳于意孝文帝时医,奉诏问之,又为齐太仓令,故
太史公以次述之。扁鹊乃春秋时良医,不可别序,故引为传首,太仓公次之也。
扁鹊者,①勃海郡郑人也,②姓秦氏,名越人。少时为人舍长。③舍客长桑君④过,
⑤扁鹊独奇之,常谨遇之。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。出入十余年,乃呼扁鹊私坐,闲
与语曰:⑥“我有禁方,年老,欲传与公,公毋泄。”扁鹊曰:“敬诺。”乃出其怀中
药予扁鹊:“饮是以上池之水,三十日当知物矣。”⑦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。忽然
不见,殆非人也。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,视见垣一方人。⑧以此视病,尽见五藏症结,
⑨特以诊脉[一0]为名耳。为医或在齐,⑾或在赵。在赵者名扁鹊。
注①正义黄帝八十一难序云:“秦越人与轩辕时扁鹊相类,仍号之为扁鹊。又家于
卢国,因命之曰卢医也。”
注②集解徐广曰:“‘郑’当为‘鄚’。鄚,县名,今属河闲。”索隐案:勃海无
郑县,当作鄚县,音莫,今属河闲。
注③索隐为舍长。刘氏云:“守客馆之帅。”正义长音丁丈反。
注④索隐隐者,盖神人。
注⑤正义过音戈。
注⑥正义闲音闲。
注⑦索隐案:旧说云上池水谓水未至地,盖承取露及竹木上水,取之以和药,服之
三十日,当见鬼物也。
注⑧索隐方犹边也。言能隔墙见彼边之人,则眼通神也。
注⑨正义五藏谓心﹑肺﹑脾﹑肝﹑肾也。六府谓大小肠﹑胃﹑胆﹑膀胱﹑三焦也。
王叔和脉经云:“左手脉横,症在左;右手脉横,症在右。脉,头大者在上,头小者在
下。两手脉,结上部者濡,结中部者缓,结三里者豆起。阳邪来见浮洪,阴邪来见沈细,
水谷来见坚实。”
注⑩索隐诊,邹氏音丈忍反,刘氏音陈忍反。司马彪云:“诊,占也。”
注⑾正义号卢医。今济州卢县。
当晋昭公时,①诸大夫强而公族弱,赵简子为大夫,专国事。简子疾,五日不知人,
②大夫皆惧,于是召扁鹊。扁鹊入视病,出,董安于问扁鹊,扁鹊曰:“血脉治也,而
何怪!昔秦穆公尝如此,七日而寤。寤之日,告公孙支与子舆③曰:‘我之帝所甚乐。
吾所以久者,适有所学也。④帝告我:“晋国且大乱,五世不安。其后将霸,未老而死。
霸者之子且令而国男女无别。”’公孙支书而藏之,秦策于是出。夫献公之乱,文
公之霸,而襄公败秦师于殽而归纵淫,此子之所闻。今主君之病与之同,不出三日必闲,
闲必有言也。”
注①索隐案左氏,简子专国在定﹑顷二公之时,非当昭公之世。且赵系家□此事亦
在定公之初。
注②索隐案:韩子云“十日不知人”,所记异也。
注③索隐案:二子皆秦大夫。公孙支,子桑也。子舆未详。
注④索隐适音释。言我适来有所受教命,故云学也。
居二日半,简子寤,语诸大夫曰:“我之帝所甚乐,与百神游于钧天,广乐九奏万
舞,不类三代之乐,其声动心。有一熊欲援我,帝命我射之,中熊,熊死。
有罴来,我又射之,中罴,罴死。帝甚喜,赐我二笥,皆有副。吾见儿在帝侧,帝
属我一翟犬,曰:‘及而子之壮也以赐之。’帝告我:‘晋国且世衰,七世而亡。①嬴
姓将大败周人于范魁之西,②而亦不能有也。’”董安于受言,书而藏之。以扁鹊言告
简子,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。
注①正义晋定公﹑出公﹑哀公﹑幽公﹑烈公﹑孝公﹑静公为七世。静公二年,为三
晋所灭。据此及赵世家,简子疾在定公之十一年也。
注②正义嬴,赵氏本姓也。周人谓韂也。晋亡之后,赵成侯三年,伐韂,取乡邑七
十三是也。贾逵云“小阜曰魁”也。
其后扁鹊过虢。①虢太子②死,③扁鹊至虢宫门下,问中庶子喜方者④曰:“太子
何病,国中治穰过于觽事?”中庶子曰:“太子病血气不时,交错而不得泄,暴发于外,
则为中害。精神不能止邪气,邪气畜积而不得泄,是以阳缓而阴急,故暴帇而死。”⑤
扁鹊曰:“其死何如时?”曰:“鸡鸣至今。”
曰:“收乎?”⑥曰:“未也,其死未能半日也。”“言臣齐勃海秦越人也,家在
于郑,未尝得望精光侍谒于前也。闻太子不幸而死,臣能生之。”中庶子曰:
“先生得无诞之乎?何以言太子可生也!臣闻上古之时,医有俞跗,⑦治病不以汤
液醴洒,⑧镵石挢引,案扤毒熨,⑨一拨见病之应,因五藏之输,[一0]乃割皮解肌,
诀脉结筋,搦髓脑,揲荒⑾爪幕,⑿湔浣⒀肠胃,漱涤五藏,练精易形。先生之方能若
是,则太子可生也;不能若是而欲生之,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。”终日,扁鹊仰天叹曰:
“夫子之为方也,若以管窥天,以蜔视文。越人之为方也,不待切脉⒁望色⒂听声⒃写
形,⒄言病之所在。闻病之阳,论得其阴;闻病之阴,论得其阳。⒅病应见于大表,不
出千里,决者至觽,不可曲止也。⒆子以吾言为不诚,试入诊太子,当闻其耳鸣而鼻张,
[二0]循其两股以至于阴,当尚温也。”
注①正义陕州城,古虢国。又陕州河北县东北下阳故城,古虢,□晋献公灭者。又
洛州泛水县古东虢国。而未知扁鹊过何者,盖虢至此并灭也。
注②集解傅玄曰:“虢是晋献公时先是百二十年灭矣,是时焉得有虢?”索隐案:
傅玄云“虢是晋献所灭,先此百二十余年,此时焉得有虢”,则此云“虢太子”,非也。
然案虢后改称郭,春秋有郭公,盖郭之太子也。
注③正义下云“色废脉乱”,故形静如死状也。
注④索隐喜音许既反。喜,好也,爱也。方,方技之人也。正义中庶子,古官号也。
喜方,好方术,不书姓名也。
注⑤索隐帇音厥。正义释名云:“帇,气从下帇起上行,外及心胁也。”
注⑥集解收谓棺敛。
注⑦索隐音臾附。下又音趺。正义臾附二音。应劭云:“黄帝时将也。”
注⑧正义上音礼,下山解反。
注⑨索隐镵音士咸反,谓石针也。挢音九兆反,谓为按摩之法,夭挢引身,如熊顾
鸟伸也。扤音玩,亦谓按摩而玩弄身体使调也。毒熨谓毒病之处以药物熨帖也。
注⑩索隐音东注反。正义八十一难云:“肺之原出于太渊,心之原出于太陵,肝之
原出于太冲,脾之原出于太白,肾之原出于太溪,少阴之原出于兑骨,胆之原出于丘虚,
胃之原出于冲阳,三焦之原出于阳池,膀胱之原出于京骨,大肠之原出于合谷,小肠之
原出于腕骨。十二经皆以输为原也。”按:此五藏六府之输也。
注⑾集解徐广曰:“揲音舌。”索隐搦音女角反。揲音舌。荒,膏荒也。
注⑿索隐幕音漠。漠,病也。谓以爪决之。正义以爪决其阑幕也。
注⒀正义上子钱反,下胡管反。
注⒁正义黄帝素问云:“待切脉而知病。寸口六脉,三阴三阳,皆随春秋冬夏观其
脉之变,则知病之逆顺也。”杨玄操云:“切,按也。”
注⒂正义素问云:“面色青,脉当弦急;面色赤,脉当浮而短;面色黑,脉当沉浮
而滑也。”
注⒃正义素问云:“好哭者肺病,好歌者脾病,好妄言者心病,好呻吟者肾病,好
叫呼者肝病也。”
注⒄正义素问云:“欲得温而不欲见人者藏家病,欲得寒而见人者府家病也。”
注⒅正义八十一难云:“阴病行阳,阳病行阴,故令幕在阴,俞在阳。”杨玄操云:
“腹为阴,五藏幕皆在腹,故云幕皆在阴。背为阳,五藏俞皆在背,故云俞皆在阳。内
藏有病则出行于阳,阳俞在背也。外体有病则入行于阴,阴幕在腹也。”针法云:“从
阳引阴,从阴引阳也。”
注⒆索隐止,语助也。不可委曲具言。正义言皆有应见,不可曲言病之止住所在也。
注[二0]正义音涨。
中庶子闻扁鹊言,目眩然而不瞚,①舌挢然而不下,②乃以扁鹊言入报虢君。虢君
闻之大惊,出见扁鹊于中阙,曰:“窃闻高义之日久矣,然未尝得拜谒于前也。先生过
小国,幸而举之,偏国寡臣③幸甚。有先生则活,无先生则□捐填沟壑,长终而不得反。”
言末卒,因嘘唏服臆,④魂精泄横,流涕长潸,⑤忽忽承跃,⑥悲不能自止,容貌变更。
扁鹊曰:“若太子病,所谓‘尸帇’者也。夫以阳入阴中,动胃⑦繵⑧缘,⑨中经维络,
⑩别下于三焦﹑膀胱,⑾是以阳脉下遂,⑿阴脉上争,⒀会气闭而不通,[一四]阴上而
阳内行,下内鼓而不起,上外绝而不为使,上有绝阳之络,下有破阴之纽,⒂破阴绝阳,
*(之)*色*(已)*废⒃脉乱,故形静如死状。太子未死也。夫以阳入阴支兰藏者生,⒄以
阴入阳支兰藏者死。凡此数事,皆五藏帇中之时暴作也。
良工取之,⒅拙者疑殆。”
注①索隐眩音县。瞚音舜。
注②索隐挢音纪兆反。挢,举也。
注③索隐谓虢君自谦,云己是偏远之国,寡小之臣也。
注④索隐上音皮力反,下音忆。
注⑤集解徐广曰:“一云‘言未卒,因涕泣交流,嘘唏不能自止’也。”索隐潸音
山。长潸谓长垂泪也。
注⑥索隐音接。跃即睫也。承跃,言泪恒垂以承于睫也。
注⑦正义八十一难云:“脉居阴部反阳脉见者,为阳入阴中,是阳乘阴也,脉虽时
沉濇而短,此谓阳中伏阴也。脉居阳部而阴脉见者,是阴乘阳也,脉虽时沉滑而长,此
谓阴中伏阳也。胃,水谷之海也。”
注⑧索隐音直延反。
注⑨正义繵音直延反。繵缘谓脉缠绕胃也。素问云“延缘落,络脉也”,恐非此义
也。
注⑩集解徐广曰:“维,一作‘结’。”正义八十一难云:“十二经脉,十五络脉,
阳维阴维之脉也。”
注⑾正义八十一难云:“三焦者,水谷之道路,气之所终始也。上焦在心下,下鬲
在胃上口也。中焦在胃中脘,不上不下也。下焦在脐下,当膀胱上口也。
膀胱者,津液之府也,溺九升九合也。”言经络下于三焦及膀胱也。
注⑿集解徐广曰:“一作‘队’。”
注⒀正义遂音直类反。素问云:“阳脉下遂难反,阴脉上争如弦也。”
注⒁正义八十一难云:“府会太仓,藏会季胁,筋会阳陵泉,髓会绝骨,血会鬲俞,
骨会大杼,脉会大渊,气会三焦,此谓八会也。”
注⒂正义女九反。素问云:“纽,赤脉也。”
注⒃集解徐广曰:“一作‘发’。”
注⒄正义素问云:“支者顺节,兰者横节,阴支兰胆藏也。”
注⒅正义八十一难云:“知一为下工,知二为中工,知三为上工。上工者十全九,
中工者十全八,下工者十全六。”吕广云:“五藏一病辄有五,解一藏为下工,解三藏
为中工,解五藏为上工也。”
扁鹊乃使弟子子阳①厉针砥石,②以取外三阳五会。③有闲,太子苏。
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,以八减之齐④和煮之,以更⑤熨两胁下。太子起坐。
更适阴阳,但服汤二旬而复故。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。扁鹊曰:“越人非能
生死人也,此自当生者,越人能使之起耳。”
注①索隐阳,扁鹊之弟子也。
注②索隐针音针。厉谓磨也。砥音脂。
注③正义素问云:“手足各有三阴三阳:太阴,少阴,厥阴;太阳,少阳,阳明也。
五会谓百会﹑胸会﹑听会﹑气会﹑臑会也。”
注④索隐五分之熨,八减之齐。案:言五分之熨者,谓熨之令温暖之气入五分也。
八减之齐者,谓药之齐和所减有八。并越人当时有此方也。
注⑤正义格彭反。
扁鹊过齐,齐桓侯客之。①入朝见,曰:“君有疾在腠理,②不治将深。”
桓侯曰:“寡人无疾。”扁鹊出,桓侯谓左右曰:“医之好利也,欲以不疾者为功。”
后五日,扁鹊复见,曰:“君有疾在血脉,不治恐深。”桓侯曰:“寡人无疾。”扁鹊
出,桓侯不悦。后五日,扁鹊复见,曰;“君有疾在肠胃闲,不治将深。”桓侯不应。
扁鹊出,桓侯不悦。后五日,扁鹊复见,望见桓侯而退走。
桓侯使人问其故。扁鹊曰:“疾之居腠理也,汤熨之所及也;在血脉,针石之所及
也;其在肠胃,酒醪之所及也;其在骨髓,虽司命无柰之何。今在骨髓,臣是以无请也。”
后五日,桓侯体病,使人召扁鹊,扁鹊已逃去。桓侯遂死。
注①集解傅玄曰:“是时齐无桓侯。”骃谓是齐侯田和之子桓公午也。索隐案:
傅玄曰“是时齐无桓侯”。裴骃云“谓是齐侯田和之子桓公午也”。盖与赵简子颇
亦相当。
注②正义上音凑,谓皮肤。
使圣人预知微,能使良医得蚤从事,则疾可已,身可活也。人之所病,病疾多;
①而医之所病,病道少。②故病有六不治:骄恣不论于理,一不治也;轻身重财,
二不治也;衣食不能适,三不治也;阴阳并,藏气不定,四不治也;形羸不能服药,五
不治也;信巫不信医,六不治也。有此一者,则重难治也。
注①正义病厌患多也,言人厌患疾病多甚也。
注②集解徐广曰;“所病犹疗病也。”
扁鹊名闻天下。过邯郸,闻贵妇人,即为带下医;过雒阳,闻周人爱老人,即为耳
目痹①医;来入咸阳,闻秦人爱小儿,即为小儿医:随俗为变。秦太医令李醯自知伎不
如扁鹊也,使人刺杀之。至今天下言脉者,由扁鹊也。
注①索隐音必二反。
太仓公者,齐太仓长,临菑人也,姓淳于氏,名意。①少而喜医方术。高后八年,
更受师同郡元里公乘阳庆。②庆年七十余,无子,使意尽去其故方,更悉以禁方予之,
传黄帝﹑扁鹊之脉书,五色诊病,③知人死生,决嫌疑,定可治,及药论,甚精。受之
三年,为人治病,决死生多验。然左右行游诸侯,不以家为家,或不为人治病,病家多
怨之者。
注①正义括地志云:“淳于国城在密州安丘县东北三十里,古之斟灌国也。春秋
‘州公如曹’,传云‘冬,淳于公如曹’。注水经云‘淳于县,故夏后氏之斟灌国也,
周武王以封淳于公,号淳于国也’。”
注②正义百官表云公乘,第八爵也。颜师古云:“言其得乘公之车也。”
注③正义八十一难云:“五藏有色,皆见于面,亦当与寸口尺内相应也。”其面色
与相应,已见前也。
文帝四年中,人上书言意,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。①意有五女,随而泣。意怒,骂
曰:“生子不生男,缓急无可使者!”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,②乃随父西。上书曰:
“妾父为吏,齐中称其廉平,今坐法当刑。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,③虽
欲改过自新,其道莫由,终不可得。妾愿入身为官婢,以赎父刑罪,使得改行自新也。”
书闻,上悲其意,此岁中亦除肉刑法。④
注①索隐传音竹恋反。传,乘传送之。
注②索隐缇音啼。萦音纡营反。
注③集解徐广曰:“一作‘赎’。”
注④集解徐广曰:“案年表孝文十二年除肉刑。”正义汉书刑法志云“孝文帝即位
十三年,除肉刑三”。孟康云:“黥劓二,左右趾一,凡三也。”班固诗曰:
“三王德弥薄,惟后用肉刑。太仓令有罪,就递长安城。自恨身无子,困急独茕茕。
小女痛父言,死者不可生。上书诣阙下,思古歌鸡鸣。忧心摧折裂,晨风扬激声。圣汉
孝文帝,恻然感至情。百男何愦愦,不如一缇萦!”
意家居,诏召问所为治病死生验者几何人也,主名为谁。
诏问故太仓长臣意:“方伎所长,及所能治病者?①有其书无有?皆安受学?
受学几何岁?尝有所验,何县里人也?何病?医药已,其病之状皆何如?具悉而对。”
臣意对曰:
注①集解徐广曰:“一作‘为’,为亦治。”
自意少时,喜医药,医药方试之多不验者。至高后八年,①得见师临菑元里公乘阳
庆。庆年七十余,意得见事之。谓意曰:“尽去而方书,非是也。庆有古先道遗传黄帝
﹑扁鹊之脉书,五色诊病,知人生死,决嫌疑,定可治,及药论书,甚精。我家给富,
心爱公,欲尽以我禁方书悉教公。”臣意即曰:“幸甚,非意之所敢望也。”臣意即避
席再拜谒,受其脉书上下经﹑五色诊﹑奇咳②术﹑揆度阴阳外变﹑药论﹑石神﹑接阴阳
禁书,受读解验之,可一年所。明岁即验之,有验,然尚未精也。要事之三年所,即尝
已为人治,诊病决死生,有验,精良。今庆已死十年所,臣意年尽三年,年三十九岁也。
注①集解徐广曰:“意年三十六。”
注②集解奇音羁。咳音该。正义八十一难云:“奇经八脉者,有阳维,有阴维,有
阳蹻,有阴蹻,有冲,有督,有任,有带之脉。凡此八者,皆不拘于经,故云奇经八脉
也。”顾野王云:“胲当訤也。”又云:“胲指毛皮也。”蓺文志有五音奇胲用兵二十
六卷。许慎云:“胲,军中约也。”
齐侍御史成自言病头痛,臣意诊其脉,告曰:“君之病恶,不可言也。”即出,独
告成弟昌曰:“此病疽①也,内发于肠胃之闲,后五日当肁肿,②后八日呕脓③死。”
成之病得之饮酒且内。成即如期死。所以知成之病者,臣意切其脉,得肝气。肝气浊④
而静,⑤此内关之病也。⑥脉法曰“脉长而弦,不得代四时者,⑦其病主在于肝。和□
经主病也,⑧代则络脉有过”。⑨经主病和者,其病得之筋髓里。其代绝而脉贲者,病
得之酒且内。所以知其后五日而肁肿,八日呕脓死者,切其脉时,少阳初代。代者经病,
病去过人,人则去。络脉主病,当其时,少阳初关一分,故中热而脓未发也,及五分,
则至少阳之界,⑩及八日,则呕脓死,故上二分而脓发,至界而肁肿,尽泄而死。热上
则熏阳明,烂流络,流络动则脉结发,脉结发则烂解,故络交。热气已上行,至头而动,
故头痛。
注①集解七如反。
注②正义上于恭反,下之勇反。
注③正义女东反。
注④集解徐广曰:“一作‘黾’。”
注⑤集解徐广曰;“一作‘清’。”
注⑥正义八十一难云:“关遂入尺为内关。”吕广云;“脉从关至尺泽,名内关也。”
注⑦正义王叔和脉经云:“来数而中止,不能自还,因而复动者,名曰代。代者死。”
素问曰:“病在心,愈在夏,甚于冬;病在脾,愈在秋,甚于春;病在肺,愈在冬,甚
于夏;病在肾,愈在春,甚于夏;病在肝,愈在夏,甚于秋也。”
注⑧正义王叔和脉经云:“脉长而弦,病于肝也。”素问云:“得病于筋,肝之和
也。”
注⑨正义素问云:“脉有不及,有太过,有经,有络。和□经主病,代则络有过也。”
八十一难云:“关之前者,阳之动也,脉当见九分而浮。过者法曰太过,减者法曰不及。
遂上鱼际为溢,为外关内格,此阴乘之脉也。关以后者,阴之动也,脉当见一寸而沉。
过者法曰太过,减者法曰不及。遂入尺为覆,为内关外格,此阳乘之脉也。故曰覆溢,
是其真藏之脉,人不病而死也。”吕广云:“过九分,出一寸,各名太过也。不及九分,
至二分或四分五分,此太过。不满一寸,见八分或五分六分,此不及。”
注⑩集解徐广曰:“一作‘分’。上章曰‘肝与心相去五分,故曰五日尽’也。”
正义王叔和脉经云:“分别三门*(镜)**[境]*界脉候所主,云从鱼际至高骨,却行一寸,
其中名曰寸口;其自高骨从寸至尺,名曰尺泽,故曰尺。寸后尺前,名曰关。阳出阴入,
以关为界,阳出三分,故曰三阴三阳。阳生于尺,动于寸;阴生于寸,动于尺。寸主射
上焦,出头及皮毛,竟手。关主射中焦,腹及于腰。尺主射下焦,少腹至足也。”
齐王中子诸婴儿小子病,召臣意诊切其脉,告曰:“气鬲病。病使人烦懑,食不下,
时呕沫。病得之*(少)**[心]*忧,数忔食饮。”①臣意即为之作下气汤以饮之,一日气
下,二日能食,三日□病愈。所以知小子之病者,诊其脉,心气也,浊②躁而经也,此
络阳病也。脉法曰“脉来数疾去难而不一者,病主在心”。
周身热,脉盛者,为重阳。③重阳者,逿心主。④故烦懑食不下则络脉有过,络脉
有过则血上出,血上出者死。此悲心所生也,病得之忧也。
注①索隐忔音疑乙反。忔者,风痹忔然不得动也。
注②集解徐广曰:“一作‘黾’,又作‘猛’。”
注③索隐上音直陇反。
注④集解徐广曰:“逿音唐。逿者,荡也。谓病荡心者,犹刺其心。”索隐逿,依
字读。正义八十一难云:“手心主中宫,在中部。”杨玄操云:“手心主胞络也。自脐
已上至带鬲为中焦也。”
齐郎中令循病,觽医皆以为帇入中,而刺之。臣意诊之,曰:“涌疝也,①令人不
得前后溲。”②循曰:“不得前后溲三日矣。”臣意饮以火齐汤,③一饮得前*[后]*溲,
再饮大溲,三饮而疾愈。病得之内。所以知循病者,切其脉时,右口气急,④脉无五藏
气,右口⑤脉大而数。数者中下热而涌,左为下,右为上,皆无五藏应,故曰涌疝。中
热,故溺赤也。⑥
注①索隐上音勇。下音讪,所谏反。邹诞生疝音山也。
注②索隐溲音所留反。前溲谓小便。后溲,大便也。
注③正义饮,于禁反。
注④集解徐广曰:“右,一作‘有’。”正义王叔和脉经云:“右手寸口乃气口也。”
注⑤正义谓右手寸口也。
注⑥正义溺,徒吊反。
齐中御府长信病,臣意入诊其脉,告曰:“热病气也。然暑汗,脉少衰,不死。”
曰:“此病得之当浴流水而寒甚,已则热。”信曰:“唯,然!①往冬时,为王使
于楚,至莒县②阳周水,而莒桥梁颇坏,信则閴③车辕未欲渡也,马惊,□堕,信身入
水中,几死,吏□来救信,出之水中,衣尽濡,有闲而身寒,已热如火,至今不可以见
寒。”臣意□为之液汤火齐逐热,一饮汗尽,再饮热去,三饮病已。□使服药,出入二
十日,身无病者。所以知信之病者,切其脉时,并阴。脉法曰“热病阴阳交者死”。切
之不交,并阴。并阴者,脉顺清而愈,其热虽未尽,犹活也。肾气有时闲浊,④在太阴
脉口而希,是水气也。肾固主水,故以此知之。失治一时,□转为寒热。
注①正义唯,惟癸反。
注②正义莒,密州县。
注③正义音牵。
注④集解徐广曰:“一作‘黾’。”
齐王太后病,召臣意入诊脉,曰:“风瘅客脬,①难于大小溲,溺赤。”臣意饮以
火齐汤,一饮□前后溲,再饮病已,溺如故。病得之流汗出□。②□者,去衣而汗晞也。
所以知齐王太后病者,臣意诊其脉,切其太阴之口,湿然风气也。脉法曰“沉之而大坚,
③浮之而大紧者,④病主在肾”。肾切之而相反也,脉大而躁。大者,膀胱气也;躁者,
中有热而溺赤。
注①索隐瘅,病也,音亶。脬音普交反,字或作“胞”。正义瘅音单旱*(也)**[反]
*。脬亦作“胞”,膀胱也。言风瘅之病客居在膀胱。
注②索隐刘氏音巡。
注③正义沉,一作“深”。王叔和脉经云:“脉大而坚,病出于肾也。”
注④正义紧音吉忍反。素问云:“脉短实而数,有似切绳,名曰紧也。”
齐章武里曹山跗病,①臣意诊其脉,曰:“肺消瘅也,加以寒热。”□告其人曰:
“死,不治。适其共养,此不当医②治。”法曰“后三日而当狂,妄起行,欲走;后五
日死”。□如期死。山跗病得之盛怒而以接内。所以知山跗之病者,臣意切其脉,肺气
热也。脉法曰“不平不鼓,形獘”。③此五藏高之远数以经病也,故切之时不平而代。
④不平者,血不居其处;代者,时参击并至,乍躁乍大也。此两络脉绝,故死不治。所
以加寒热者,言其人尸夺。尸夺者,形獘;形獘者,不当关灸镵石及饮毒药也。臣意未
往诊时,齐太医先诊山跗病,灸其足少阳脉口,而饮之半夏丸,病者即泄注,腹中虚;
又灸其少阴脉,是坏肝刚绝深,如是重损病者气,以故加寒热。所以后三日而当狂者,
肝一络连属结绝乳下阳明,⑤故络绝,开阳明脉,阳明脉伤,即当狂走。后五日死者,
肝与心相去五分,故曰五日尽,尽即死矣。
注①索隐跗,方符反。
注②索隐适音释。共音恭。案:谓山跗家适近所持财物共养我,我不敢当,以言其
人不堪疗也。
注③集解徐广曰:“一作‘散’。”正义王叔和脉经云:“平谓春肝木王,其脉细
而长;夏心火王,其脉洪大而散;六月脾土王,其脉大阿阿而缓;秋肺金王,其脉浮濇
而短;冬肾水王,其脉沉而滑:名平脉也。”
注④正义素问云:“血气易处曰不平,脉候动不定曰代。”
注⑤正义素问云:“乳下阳明,胃络也。”
齐中尉潘满如病少腹痛,①臣意诊其脉,曰:“遗积瘕也。”②臣意即谓齐太仆臣
饶﹑内史臣繇曰:“中尉不复自止于内,则三十日死。”后二十余日,溲血死。病得之
酒且内。所以知潘满如病者,臣意切其脉深小弱,其卒然合③合也,是脾气也。④右脉
口气至紧小,⑤见瘕气也。以次相乘,故三十日死。三阴俱抟者,⑥如法;不俱抟者,
决在急期;一抟一代者,近也。故其三阴抟,溲血如前止。⑦
注①正义少音式妙反。王叔和脉经云:“脉急,疝瘕少腹痛也。”
注②索隐刘氏音加雅反,旧音遐,邹氏音嫁。正义龙鱼河图云:“犬狗鱼鸟不熟食
之,成瘕痛。”
注③集解徐广曰:“一云‘来然合’。”
注④正义卒音葱忽反。卒,一本作“来”。素问云:“疾病之生,生于五藏。
五藏之合,合于六府。肝合气于胆,心合气于小肠,脾合气于胃,肺合气于大肠,
肾合气于膀胱。三焦内主劳。”
注⑤正义上音结忍反。
注⑥正义如淳云:“音徒端反。”素问云:“左脉口曰少阴,少阴之前名厥阴,右
脉口曰太阴,此三阴之脉也。”
注⑦集解徐广曰:“前,一作‘筋’也。”
阳虚侯相赵章病,召臣意。觽医皆以为寒中,臣意诊其脉曰:“迵风。”①迵风者,
饮食下嗌②而辄出不留。法曰“五日死”,而后十日乃死。病得之酒。
所以知赵章之病者,臣意切其脉,脉来滑,是内风气也。饮食下嗌而辄出不留者,
法五日死,皆为前分界法。③后十日乃死,所以过期者,其人嗜粥,故中藏实,中藏实
故过期。师言曰“安谷者过期,不安谷者不及期”。
注①集解迵音洞。言洞彻入四支。索隐下云“饮食下嗌辄出之”,是风疾洞彻五藏,
故曰迵风。
注②集解音益,谓喉下也。
注③正义分,扶问反。
济北王病,召臣意诊其脉,曰:“风蹶胸满。”即为药酒,尽三石,病已。得之汗
出伏地。所以知济北王病者,臣意切其脉时,风气也,心脉浊。①病法“过入其阳,阳
气尽而阴气入”。阴气入张,则寒气上而热气下,故胸满。汗出伏地者,切其脉,气阴。
阴气者,病必入中,出及瀺水也。②
注①集解徐广曰:“一作‘黾’。”
注②索隐瀺音士咸反。正义顾野王云:“手足液,身体汋。音常灼反。”
齐北宫司空命妇①出于②病,觽医皆以为风入中,病主在肺,③刺其足少阳脉。臣
意诊其脉,曰:“病气疝,客于膀胱,难于前后溲,而溺赤。病见寒气则遗溺,使人腹
肿。”出于病得之欲溺不得,因以接内。所以知出于病者,切其脉大而实,其来难,是
蹶阴之动也。④脉来难者,疝气之客于膀胱也。
腹之所以肿者,言蹶阴之络结小腹也。蹶阴有过则脉结动,动则腹肿。臣意即灸其
足蹶阴之脉,左右各一所,即不遗溺而溲清,小腹痛止。即更为火齐汤以饮之,三日而
疝气散,即愈。
注①集解徐广曰:“一作‘奴’。奴盖女奴。”
注②正义命妇名也。
注③集解徐广曰:“一作‘肝’。”
注④正义邹*[云]*:“厥阴之脉也。”
故济北王阿母①自言足热而懑,臣意告曰:“热蹶也。”则刺其足心各三所,案之
无出血,病旋已。②病得之饮酒大醉。
注①集解徐广曰:“济,一作‘齐王’。”索隐案:是王之奶母也。正义服虔云:
“乳母也。”郑*[云]*:“慈己者。”
注②索隐言寻则已止也。正义谓旋转之闲,病则已止也。
济北王召臣意诊脉诸女子侍者,至女子竖,竖无病。臣意告永巷长曰:“竖伤脾,
不可劳,法当春呕血死。”臣意言王曰:“才人女子竖何能?”王曰:“是好为方,多
伎能,为所是案法新,①往年市之民所,四百七十万,曹偶四人。”②王曰:“得毋有
病乎?”臣意对曰:“竖病重,在死法中。”王召视之,其颜色不变,以为不然,不卖
诸侯所。至春,竖奉剑从王之厕,王去,竖后,王令人召之,即仆于厕,③呕血死。病
得之流汗。流汗者,*(同)*法病内重,毛发而色泽,脉不衰,此亦*(关)*内*[关]*之病
也。
注①集解徐广曰:“所,一作‘取’。”索隐谓于旧方技能生新意也。
注②索隐案:当今之四千七百贯也。曹偶犹等辈也。
注③索隐仆音赴,又音步北反。
齐中大夫病龋齿,①臣意灸其左大阳明脉,即为苦参汤,日嗽三升,出入五六日,
病已。得之风,及卧开口,食而不嗽。
注①正义上丘羽反。释名云:“龋,朽也。虫啮之,缺朽也。”
菑川王美人怀子而不乳,①来召臣意。臣意往,饮以莨耸②药一撮,以酒饮之,旋
乳。③臣意复诊其脉,而脉躁。躁者有余病,即饮以消石一齐,出血,血如豆比五六枚。
④
注①索隐乳音人喻反。乳,生也。
注②正义浪宕二音。
注③索隐旋乳者,言回旋即生也。
注④索隐比音必利反。
齐丞相舍人奴从朝入宫,臣意见之食闺门外,望其色有病气。臣意即告宦者平。
平好为脉,学臣意所,臣意即示之舍人奴病,告之曰:“此伤脾气也,当至春鬲塞
不通,不能食饮,法至夏泄血死。”宦者平即往告相曰:“君之舍人奴有病,病重,死
期有日。”相君曰:“卿何以知之?”曰:“君朝时入宫,君之舍人奴尽食闺门外,平
与仓公立,即示平曰,病如是者死。”相即召舍人*(奴)*而谓之曰:“公奴有病不?”
舍人曰:
“奴无病,身无痛者。”至春果病,至四月,泄血死。所以知奴病者,脾气周乘五
藏,伤部而交,故伤脾之色也,望之杀然黄,①察之如死青之兹。觽医不知,以为大虫,
②不知伤脾。所以至春死病者,胃气黄,黄者土气也,土不胜木,故至春死。所以至夏
死者,脉法曰“病重而脉顺清者曰内关”,内关之病,人不知其所痛,心急然无苦。若
加以一病,死中春;一愈顺,及一时。其所以四月死者,诊其人时愈顺。愈顺者,人尚
肥也。奴之病得之流汗数出,*(灸)**[炙]*于火而以出见大风也。
注①集解徐广曰:“杀音苏葛反。”正义杀,苏亥反。
注②索隐即蚖虫也。
菑川王病,召臣意诊脉,曰:“蹶上①为重,头痛身热,使人烦懑。”②臣意即以
寒水拊其头,③刺足阳明脉,左右各三所,病旋已。病得之沐发未干而卧。诊如前,所
以蹶,头热至肩。
注①正义时掌反。蹶,逆气上也。
注②正义亡本反。非但有烦也。
注③索隐拊音附,又音抚。
齐王黄姬兄黄长卿家有酒召客,召臣意。诸客坐,未上食。臣意望见王后弟宋建,
告曰:“君有病,往四五日,君要胁痛不可俛仰,①又不得小溲。不亟治,病即入濡肾。
及其未舍五藏,急治之。病方今客肾濡,②此所谓‘肾痹’也。”
宋建曰:“然,建故有要脊痛。往四五日,天雨,黄氏诸倩③见建家京下方石,④
即弄之,建亦欲效之,效之不能起,即复置之。暮,要脊痛,不得溺,至今不愈。”建
病得之好持重。所以知建病者,臣意见其色,太阳色干,肾部上及界要以下者枯四分所,
故以往四五日知其发也。臣意即为柔汤使服之,十八日所而病愈。
注①正义上音免。
注②正义濡,溺也。病方客在肾,欲溺,肾也。
注③集解徐广曰:“倩者,女貋也。”骃案:方言曰“东齐之闲,貋谓之倩”。
郭璞曰“言可假倩也”。正义倩音七姓反。
注④集解徐广曰:“京者,仓廪之属也。”
济北王侍者韩女病要背痛,寒热,觽医皆以为寒热也。臣意诊脉,曰:“内寒,月
事不下也。”即窜以药,①旋下,病已。病得之欲男子而不可得也。所以知韩女之病者,
诊其脉时,切之,肾脉也,啬而不属。啬而不属者,其来难,坚,故曰月不下。肝脉弦,
出左口,故曰欲男子不可得也。
注①索隐谓以熏熏之,故云。窜音七乱反。
临菑泛①里女子薄吾病甚,觽医皆以为寒热笃,当死,不治。臣意诊其脉,曰:
“蛲瘕。”②蛲瘕为病,腹大,上肤黄麤,循之戚戚然。臣意饮以芫华一撮,即出蛲可
数升,病已,三十日如故。病蛲得之于寒湿,寒湿气宛③笃不发,化为虫。臣意所以知
薄吾病者,切其脉,循其尺,④其尺索刺麤,而毛美奉发,⑤是虫气也。其色泽者,中
注①索隐泛音凡。
注②集解徐广曰:“蛲音饶。”索隐音饶槚,旧音遶遐。正义人腹中短虫。
注③集解音郁。索隐又如字。
注④正义王叔和云:“寸,关,尺。寸谓三分,尺谓八分。寸口在关上,尺在关下。
寸﹑关﹑尺共有一寸九分也。”
注⑤集解徐广曰:“奉,一作‘奏’,又作‘秦’。”索隐循音巡。案:谓手循其
尺索也。刺音七赐反。麤音七胡反。言循其尺索,刺人手而麤,是妇人之病也。徐氏云
奉一作“奏”,非其义也。又云一作“秦”,秦谓螓首,言发如蛴螬,事盖近也。
齐淳于司马病,臣意切其脉,告曰:“当病迵风。迵风之状,饮食下嗌辄后之。
①病得之饱食而疾走。”淳于司马曰:“我之王家食马肝,食饱甚,见酒来,即走
去,驱疾至舍,即泄数十出。”臣意告曰:“为火齐米汁饮之,七八日而当愈。”时医
秦信在旁,臣意去,信谓左右阁都尉②曰:“意以淳于司马病为何?”曰:“以为迵风,
可治。”信即笑曰:“是不知也。淳于司马病,法当后九日死。”即后九日不死,其家
复召臣意。臣意往问之,尽如意诊。臣即为一火齐米汁,使服之,七八日病已。所以知
之者,诊其脉时,切之,尽如法。其病顺,故不死。
注①集解徐广曰:“如厕。”
注②索隐案:阁者,姓也,为都尉。一云阁即宫阁,都尉掌之,故曰阁都尉也。
齐中郎破石病,臣意诊其脉,告曰:“肺伤,不治,当后十日丁亥溲血死。”即后
十一日,溲血而死。破石之病,得之堕马僵石上。所以知破石之病者,切其脉,得肺阴
气,其来散,数道至而不一也。色又乘之。所以知其堕马者,切之得番阴脉。①番阴脉
入虚里,乘肺脉。肺脉散者,固色变也乘也。所以不中期死者,师言曰:“病者安谷即
过期,不安谷则不及期”。其人嗜黍,黍主肺,故过期。所以溲血者,诊脉法曰“病养
喜阴处者顺死,养喜阳处者逆死”。其人喜自静,不躁,又久安坐,伏几而寐,故血下
泄。
注①索隐番音芳袁反。
齐王侍医遂病,自练五石服之。臣意往过之,遂谓意曰:“不肖有病,幸诊遂也。”
臣意即诊之,告曰:“公病中热。论曰‘中热不溲者,不可服五石’。石之为药精
悍,公服之不得数溲,亟勿服。色将发臃。”遂曰:“扁鹊曰‘阴石以治阴病,阳石以
治阳病’。夫药石者有阴阳水火之齐,故中热,即为阴石柔齐治之;中寒,即为阳石刚
齐治之。”臣意曰:“公所论远矣。扁鹊虽言若是,然必审诊,起度量,立规矩,称权
衡,合色脉①表里有余不足顺逆之法,参其人动静与息相应,乃可以论。论曰‘阳疾处
内,阴形应外者,不加悍药及镵石’。夫悍药入中,则邪气辟矣,②而宛气愈深。③诊
法曰‘二阴应外,一阳接内者,不可以刚药’。刚药入则动阳,阴病益衰,阳病益箸,
邪气流行,为重困于俞,④忿发为疽。”意告之后百余日,果为疽发乳上,入缺盆,死。
⑤此谓论之大体也,必有经纪。拙工有一不习,文理阴阳失矣。
注①集解徐广曰:“合,一作‘占’。”
注②索隐辟音必亦反,犹聚也。
注③索隐愈音庾。
注④集解徐广曰:“音始喻反。”
注⑤索隐按:缺盆,人乳房上骨名也。
齐王故为阳虚侯时,病甚,①觽医皆以为帇。臣意诊脉,以为痹,根在右胁下,大
如覆杯,令人喘,逆气不能食。臣意□以火齐粥且饮,六日气下;□令更服丸药,出入
六日,病已。病得之内。诊之时不能识其经解,大识其病所在。
注①集解徐广曰:“齐悼惠王子也,名将庐,以文帝十六年为齐王,□位十一年卒,
谥孝王。”
臣意尝诊安阳武都里成开方,开方自言以为不病,臣意谓之病苦沓风,①三岁四支
不能自用,使人瘖,②瘖□死。今闻其四支不能用,瘖而未死也。病得之数饮酒以见大
风气。所以知成开方病者,诊之,其脉法奇咳言曰“藏气相反者死”。③切之,得肾反
肺,④法曰“三岁死”也。
注①索隐沓音徒合反,风病之名也。
注②集解徐广曰:“一作‘脊’,音才亦反。”索隐瘖者,失音也,读如音。
又作“厝”。厝者,置也。言使人运置其手足也。
注③集解徐广曰:“反,一作‘及’。”
注④集解徐广曰;“反,一作‘及’。”
安陵阪里公乘项处病,①臣意诊脉,曰:“牡疝。”②牡疝在鬲下,上连肺。
病得之内。臣意谓之:“慎毋为劳力事,为劳力事则必呕血死。”处后蹴③踘,④
要帇寒,汗出多,□呕血。臣意复诊之,曰:“当旦日日夕死。”⑤□死。
病得之内。所以知项处病者,切其脉得番阳。⑥番阳入虚里,处旦日死。一番一络
者,⑦牡疝也。
注①索隐案:公乘,官名也。项,姓;处,名。故上云仓公之师,元里公乘阳庆,
亦然也。
注②索隐上音母,下音色谏反。
注③集解徐广曰:“一作‘□’。”
注④正义上千六反,下九六反,谓打球也。
注⑤索隐案:旦日,明日也。言明日之夕死也。
注⑥索隐脉病之名曰番阳者,以言阳脉之翻入虚里也。
注⑦集解徐广曰:“络,一作‘结’。”
臣意曰:他所诊期决死生及所治已病觽多,久颇忘之,不能尽识,不敢以对。
问臣意:“所诊治病,病名多同而诊异,或死或不死,何也?”对曰:“病名多相
类,不可知,故古圣人为之脉法,以起度量,立规矩,县权衡,案绳墨,调阴阳,别人
之脉各名之,与天地相应,参合于人,故乃别百病以异之,有数者能异之,①无数者同
之。然脉法不可胜验,诊疾人以度异之,乃可别同名,命病主在所居。今臣意所诊者,
皆有诊籍。所以别之者,臣意所受师方适成,师死,以故表籍所诊,期决死生,观所失
所得者合脉法,以故至今知之。”
注①索隐数音色住反。谓术数之人乃可异其状也。
问臣意曰:“所期病决死生,或不应期,何故?”对曰:“此皆饮食喜怒不节,或
不当饮药,或不当针灸,以故不中期死也。”
问臣意:“意方能知病死生,论药用所宜,诸侯王大臣有尝问意者不?及文王病时,
①不求意诊治,何故?”对曰:“赵王﹑胶西王﹑济南王﹑吴王皆使人来召臣意,臣意
不敢往。文王病时,臣意家贫,欲为人治病,诚恐吏以除拘臣意也,②故移名数,左右
③不修家生,出行游国中,问善为方数者事之久矣,④见事数师,⑤悉受其要事,尽其
方书意,及解论之。身居阳虚侯国,因事侯。侯入朝,臣意从之长安,以故得诊安陵项
处等病也。”
注①集解徐广曰:“齐文王也,以文帝十五年卒。”
注②集解徐广曰:“时诸侯得自拜除吏。”
注③正义以名籍属左右之人。
注④索隐数音“术数”之“数”。
注⑤正义上色庾反。
问臣意:“知文王所以得病不起之状?”臣意对曰:“不见文王病,然窃闻文王病
喘,头痛,目不明。臣意心论之,以为非病也。以为肥而蓄精,身体不得摇,骨肉不相
任,故喘,不当医治。脉法曰‘年二十脉气当趋,年三十当疾步,年四十当安坐,年五
十当安卧,年六十已上气当大董’。①文王年未满二十,方脉气之趋也而徐之,不应天
道四时。
后闻医灸之即笃,此论病之过也。臣意论之,以为神气争而邪气入,非年少所能复
之也,以故死。所谓气者,当调饮食,择晏日,车步广志,以适筋骨肉血脉,以泻气。
故年二十,是谓‘易□’。②法不当砭灸,砭灸至气逐。”
注①集解徐广曰:“董谓深藏之。一作‘堇’。”索隐堇音谨。
注②集解徐广曰:“一作‘贺’,又作‘质’。”
问臣意:“师庆安受之?闻于齐诸侯不?”对曰:“不知庆所师受。庆家富,善为
医,不肯为人治病,当以此故不闻。庆又告臣意曰:‘慎毋令我子孙知若学我方也。’”
问臣意:“师庆何见于意而爱意,欲悉教意方?”对曰:“臣意不闻师庆为方善也。意
所以知庆者,意少时好诸方事,臣意试其方,皆多验,精良。臣意闻菑川唐里公孙光善
为古传方,①臣意即往谒之。得见事之,受方化阴阳及传语法,②臣意悉受书之。臣意
欲尽受他精方,公孙光曰:‘吾方尽矣,不为爱公所。③吾身已衰,无所复事之。是吾
年少所受妙方也,悉与公,毋以教人。’臣意曰:‘得见事侍公前,悉得禁方,幸甚。
意死不敢妄传人。’居有闲,公孙光闲处,④臣意深论方,见言百世为之精也。师光喜
曰:‘公必为国工。吾有所善者皆疏,同产处临菑,善为方,吾不若,其方甚奇,非世
之所闻也。吾年中时,⑤尝欲受其方,杨中倩⑥不肯,曰“若非其人也”。胥与公往见
之,⑦当知公喜方也。其人亦老矣,其家给富。’时者未往,会庆子男殷来献马,因师
光奏马王所,意以故得与殷善。光又属意于殷曰:‘意好数,⑧公必谨遇之,其人圣儒。’
⑨即为书以意属阳庆,以故知庆。臣意事庆谨,以故爱意也。”
注①索隐谓好能传得古方也。正义谓全传写得古人之方书。
注②集解徐广曰:“法,一作‘五’。”
注③索隐言于意所,不爱惜方术也。
注④正义上音闲,下昌汝反。
注⑤索隐案:年中谓中年时也。中年亦壮年也,古人语自尔。
注⑥索隐倩音七见反,人姓名也。
注⑦集解徐广曰:“胥犹言须也。”
注⑧索隐数,色句反。谓好术数也。
注⑨索隐言意儒德,慕圣人之道,故云圣儒也。
问臣意曰:“吏民尝有事学意方,及毕尽得意方不?何县里人?”对曰:“临菑人
宋邑。①邑学,臣意教以五诊,②岁余。济北王遣太医高期﹑王禹③学,臣意教以经脉
高下及奇络结,④当论俞⑤所居,及气当上下出入邪[正]逆顺,以宜镵石,定砭灸处,
岁余。
菑川王时遣太仓马长冯信正方,臣意教以案法逆顺,论药法,定五味及和齐汤法。
高永侯家丞杜信,喜脉,来学,臣意教以上下经脉五诊,二岁余。临菑召里唐安来学,
臣意教以五诊上下经脉,奇咳,四时应阴阳重,未成,除为齐王侍医。”
注①集解徐广曰:“一作‘昆’。”
注②正义谓诊五藏之脉。
注③集解徐广曰:“一作‘龋’。”
注④正义素问云:“奇经八脉,往来舒时,一止而复来,名之曰结也。”
注⑤正义式喻反。
问臣意:“诊病决死生,能全无失乎?”臣意对曰:“意治病人,必先切其脉,乃
治之。败逆者不可治,其顺者乃治之。心不精脉,所期死生视可治,时时失之,臣意不
能全也。”
太史公曰:女无美恶,居宫见妒;士无贤不肖,入朝见疑。故扁鹊以其伎见殃,仓
公乃匿夡自隐而当刑。缇萦通尺牍,父得以后宁。故老子曰“美好者不祥之器”,岂谓
扁鹊等邪?若仓公者,可谓近之矣。
【索隐述赞】上池秘术,长桑所传。始候赵简,知梦钧天。言占虢嗣,尸帇起焉。
仓公赎罪,阳庆推贤。效验多状,式具于篇。
正义胃大一尺五寸,径五寸,长二尺六寸,横尺,受水谷三斗五升,其中常留谷二
斗,水一斗五升。*凡人食,入于口而聚于胃中,谷熟,传入小肠也。*小肠大二寸半,
径八分分之少半,长三丈二尺,受谷二斗四升,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。回肠*(小)**[大]
**肠,谓受谷而传入于大肠也。*大四寸,径一寸半,长二丈二尺,受谷一斗,水七升半。
广肠大八寸,径二寸半,长二尺八寸,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。故肠胃凡长五丈八尺
四寸,合受水谷八斗七升六合八分合之一,此肠胃长短受水谷之数也。*甲乙经“肠胃凡
长丈六尺四寸四分”,从口至肠而数之。此径从胃至肠而数之,故短也。*肝重四斤四两,
左三叶,右四叶,凡七叶,主藏魂。*肝者,干也。于五行为木,其体状有枝干也。肝之
神七人,老子名曰明堂宫,兰台府,从官三千六百人。又云肝神六:童子三,女子三。
*心重十二两,中有七孔,三毛,盛精汁三合,主藏神。*心,纤也,所识纤微也。其神
九,太尉公名曰绛宫,太始﹑南极老人﹑员光之身,其从官三千六百人。又为帝王,身
之王也。*脾重二斤三两,扁广三寸,长五寸,有散膏半斤,主*(里)**[裹]*血温五藏,
主藏意。*脾,皨也。在助气,主化谷。其神云光玉女子母,其从官三千六百人也。*肺
重三斤三两,六叶两耳,凡八叶,主藏魂魄。*肺,孛也。言其气孛,故短也,郁也。其
神八人,太和君名曰玉堂宫,尚书府。其从官三千六百人。又云肺神十四:童子七,女
子七也。*肾有两枚,重一斤一两,主藏志。*肾,引也。肾属水,主引水气,灌注诸脉
也。其神六人,司徒﹑司空﹑司命﹑司录﹑司隶校尉﹑尉卿也。*胆在肝之短叶闲,重三
两三铢,盛精汁三合。*胆,敢也。言人有胆气而能果敢也。其神五人,太一道君居紫房
宫中,其从官三千六百人也。*胃重二斤十四两,纡曲屈申,长二尺六寸,大一尺五寸,
径五寸,盛谷二斗,水一斗五升。*胃,围也。言围受食物也。其神十二人,五元之气,
谏议大夫也。*小肠重二斤十四两,长三丈二尺,广二寸半,径八分分之少半,回积十六
曲,盛谷二斗四升,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。*肠,畅也。言通畅胃气,牵去秽也。其神二
人,元梁使者也。*大肠重三斤十二两,长二丈一尺,广四寸,径一寸半,当齐,右回十
六曲,盛谷一斗水七升半。*大肠□回肠也。
其回曲,因以名之。其神二人,元梁使者也。*膀胱重九两二铢,纵广九寸,盛溺九
升九合。*膀,横也。胱,广也。体短而又名胞。胞,虚空也,主以虚承水液。*口广二
寸半。唇至齿长九分。齿已后至会厌,深三寸半,大容五合也。舌重十两,长七寸,广
二寸半。*舌,泄也。言可舒泄言语也。*咽门重十两,广二寸半,至胃长一尺六寸。*咽,
咽也。言咽物也。又谓之咽,主地气。胃为土,故云主地气也。*喉咙重十二两,广二寸,
长一尺二寸九节。*喉咙,空虚也。
言其中空虚,可以通气息焉。心,肺之系也,呼吸之道路。喉咙与咽并行,其实两
异,而人多惑也。*肛门重十二两,大八寸,径二寸太半,长二尺八寸,受谷九升三合八
分合之一。*肛,釭也。言其处似车釭,故曰釭门。□广肠之门,又名*(瞋)**[□肠]*也。
手三阳之脉,从手至头长五尺,五六合三丈。*一手有三阳,两手为六阳,故云五六
三丈。*手三阴之脉,从手至胸中长三尺五寸,三六一丈八尺,五六三尺,合二丈一尺。
*两手各有三阴,合为六阴,故云三六一丈八尺也。*足三阳之脉,从足至头长八尺,六
八合四丈八尺。*两足各有三阳,故曰六八四丈八尺也。*足三阴之脉,从足至胸长六尺
五寸,六六三丈六尺,五六三尺,合三丈九尺。*两足各有三阴,故云六六三丈六尺也。
按:足太阴﹑少阴皆至舌下,厥阴至于项上。今言至胸中者,盖据其相接之次者也。*人
两足蹻脉,从足至目长七尺五寸,二七一丈四尺,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。督任脉各长四
尺五寸,二四八尺,二五一尺,合九尺。凡脉长一十六丈二尺也,此所谓十二经脉长短
之数也。*督脉起于胲头,上于面,至口齿缝,计此不止长四尺五寸,当取其上极于风府
而言之也。手足各十二脉,为二十四,并督任两蹻四脉,都合二十八脉,以应二十八宿。
凡长十六丈二尺,营韂行周此数,则一度也。*寸口,脉之大会,手太阴之动也。*太阴
者,脉之会也。肺,诸藏主,盖主通阴阳,故十二经皆手太阴,所以决吉凶者。十二经
有病,皆寸口,知其何经之动浮沉滑濇逆顺,知其死生之兆也。*人一呼脉行三寸,一吸
脉行三寸,呼吸定息,脉行六寸。*十二经,十五络,二十七气,皆候于寸口,随呼吸上
下。呼脉上行三寸,吸脉下行三寸,二十七气皆逐上下行,无有息时。*人一日一夜凡一
万三千五百息。脉行五十周于身,漏水下百刻。营韂行阳二十五度,行阴二十五度。
度为一周也,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。寸口者,五藏六府之所终始,故法于寸口也。
*人一息行六寸,百息六丈,千息六十丈,一万三千五百息合为八百一十丈。阳脉出行二
十五度,阴脉入行二十五度,阴阳出入行二十五度,阴阳呼吸覆行周毕度数也。脉行身
毕,即水下百刻亦毕。谓一旦夜刻尽,天明,日出东方,脉还得寸口,当更始也。故寸
口者,五藏六府之所终始也。*
肺气通于鼻,鼻和则知臭香矣。肝气通于目,目和则知白黑矣。脾气通于口,口和
则知谷味矣。心气通于舌,舌和则知五味矣。肾气通于耳,耳和则闻五音矣。五藏不和,
则九窍不通;六府不和,则留为痈也。
------------------
YOUTH 整理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