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言义疏
十一 五百卷第八

    〔注〕夫言者,所以通理也。五百岁一圣,非经通之言,故辨其惑罔之迷也。
    或问:“五百岁而圣人出,有诸?”〔注〕孟轲、史迁皆有此言。曰:“尧、
舜、禹,君臣也而并;文、武、周公,父子也而处。汤、孔子数百岁而生。因往以推来,虽
千一不可知也。”〔注〕千岁一人,一岁千人,不可知也。〔疏〕“五百岁而圣人出”
者,孟子云:“五百年必有王者兴,其间必有名世者。”又云:“由尧、舜至于汤五百有余
岁,若禹、皋陶则见而知之,若汤则闻而知之。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,若伊尹、莱朱则
见而知之,若文王则闻而知之。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,若太公望、散宜生则见而知
之,若孔子则闻而知之。”赵注云:“言五百岁圣人一出,天道之常也。亦有迟速,不能正
五百岁,故言有余岁也。”是古有是言,故以为问。“尧、舜、禹,君臣也而并;文、武、
周公,父子也而处。汤、孔子数百岁而生”者,吴云:“尧、舜、禹三圣相并,后数百年始
生汤。文、武、周公三圣同处,后数百年始生孔子。先则比年而三圣,后则远年而一圣。”
司马云:“汤上距禹,下距文王,孔子上距周公,皆数百岁。”“因往以推来,虽千一不可
知也”者,俞云:“千谓千岁,一谓一岁。从其极疏者言之,或千岁而生一圣人;从其极数
者言之,或一岁而生一圣人。故曰虽千一不可知也。”按:承上文“五百岁而圣人出”为
言,故省其辞。犹云虽千岁而圣人出,或一岁而圣人出,不可知也。千岁而圣人出,因汤、
孔子之例推之;一岁而圣人出,因尧、舜、禹、文、武、周公之例推之也。注“孟轲、史迁
皆有此言”。按:孟子见上引。史记自序云:“先人有言,自周公卒,五百岁而有孔子。孔
子卒后,至于今五百岁,有能绍明世,正易传,继春秋,本诗、书、礼、乐之际,意在斯
乎?意在斯乎?小子何敢让焉。”是史迁亦有此言也。彼索隐云:“此言略取于孟子,而扬
雄、孙盛深所不然,所谓多见不知量也。以为淳气育才,岂有常数?五百之期,何异一息?
是以上皇相次,或以万龄为间,而唐尧、舜、禹比肩并列。降及周室,圣贤盈朝。孔子之
没,千载莫嗣。安在于千年、五百年乎?”司马贞以子云之驳孟子、史迁为不知量,然其所
论乃全同子云,不知其意之所在也。注“千岁一人,一岁千人”。按俞云:“夫圣人之生,
必无一岁千人之理。疑李注本作‘一岁一人’,传写误耳。”
    圣人有以拟天地而参诸身乎!〔注〕禀天地精灵,合德齐明,是以首拟天,腹拟地,
四支合四时,五藏合五行,动如风雷,言成文章也。〔疏〕音义:“参诸,七南切。”孔子
闲居云:“三王之德,参于天地。”郑注云:“参天地者,其德与天地为三也。”中庸云:
“可以赞天地之化育,则可以与天地参矣。”朱子集注云:“与天地参,谓与天地并立为三
也。”荀子王制云:“故天地生君子,君子理天地,君子者,天地之参也。”杨注云:
“参,与之相参,共成化育也。”然则“拟天地而参诸身”,谓效法天地而身与之为三也。
注“禀天”至“章也”。按:“四支”,世德堂本作“四肢”。注意谓圣人比象天地,备天
地之德于一身,身亦天地也。即与天地为三之义。宋咸、司马皆以此与上章相连说之。宋
云:“夫天地之道,或泰而通,或否而塞。泰则万物阜,否则万化阏,弗一而常也。夫圣人
之道,或生(困学纪闻翁注引作“存”。)而出,或亡而绝,出则万物遂,绝则万化灭,亦
弗一而常也。是故天地不常泰,亦不常否;圣人不常出,亦不常绝。杨子因上论圣人之生有
以合天地之化,遂为之言尔。”司马云:“言德与天地参者则为圣人,无疏、数之期也。”
宋注“天地不常泰”云云,困学纪闻论诸子尝称之。然圣人拟天地而参诸身,与圣人之生有
合天地之化,义实不同,未可强为傅合。温公谓圣人之出无疏、数之期,即人皆可以为尧、
舜之说。然以解法言此语,亦是意为增益,非正文固有之义。然则上章论圣人之生,此章论
圣人之德,各为一义,不须穿凿求通。弘范随文解之,正得杨旨,未可以为非也。
    或问:“圣人有诎乎?”曰:“有。”曰:“焉诎乎?”曰:“
    仲尼于南子,所不欲见也;阳虎,所不欲敬也。见所不见,敬所不敬,不诎如何?”
曰:“卫灵公问陈,则何以不诎?”曰:“诎身,将以信道也。如诎道而信身,虽天下不为
也。”〔注〕仲尼之敬阳虎,杨子之臣王莽,所诎者形也,于神何时挠哉?诸如此例,学
者宜识其旨。〔疏〕“圣人有诎乎”者,音义:“有诎,与‘屈’同。”按:诎伸字正当作
“诎”,古书多假“屈”为之。“焉诎乎”者,音义:“焉诎,于虔切。”“仲尼于南子,
所不欲见也”者,论语云:“子见南子,子路不说。夫子矢之曰:‘予所否者,天厌之!天
厌之!’”孔子世家云:“孔子过蒲,反乎卫。灵公夫人有南子者,使人谓孔子曰:‘四方
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,必见寡小君。寡小君欲见。’孔子辞谢,不得已而见之。夫
人在絺帷中,孔子入门,北面稽首。夫人自帷中再拜,环佩玉声璆然。孔子曰:‘吾乡为弗
见。见之,礼答焉。’”按:史称是岁鲁定公卒,则此定公十五年事。孔丛子儒服云:“平
原君问子高曰:‘吾闻子之先君亲见卫夫人南子,信有之乎?’答曰:‘昔先君在卫,卫君
问军旅焉,拒而不答。问不已,摄驾而去。卫君请见,犹不能终,何夫人之能觌乎?古者大
飨,夫人与焉。于时礼仪虽废,犹有行之者,意卫君夫人飨夫子,则夫子亦弗获已矣。’”
孔丛此说,乃因坊记有“阳侯杀缪侯而窃其夫人,故大飨废夫人之礼”之语而傅会之,而不
知其悖于礼乃愈甚也。毛氏奇龄四书改错云:“诸侯大飨,夫人出行祼献(一),礼同姓诸
侯有之,异姓则否。故礼正义谓:‘王飨诸侯,及诸侯自相飨,同姓则后夫人亲献,异姓则
使人摄献。’自缪侯、阳侯以同姓而遭此变,凡后同姓亦摄献。然则因大飨而见夫人,惟同
姓诸侯有。然孔子,鲁之大夫,卫君夫人安得以待同姓诸侯之礼待之?纵卫君夫人有其事,
孔子安得受之?钱氏坫论语后录乃谓:‘此孔丛子之说,必有所据。’可谓无识。论语刘疏
则云:‘南子虽淫乱,然有知人之明,故于蘧伯玉、孔子皆特致敬。其请见孔子,非无欲用
孔子之意。子路亦疑夫子此见为将诎身行道,而于心不说。正犹公山弗扰、佛肸召,子欲
往,子路皆不说之比。非因南子淫乱而有此疑也。’其说似为近是。而谓南子有欲用孔子之
意,而孔子见之,则亦害于理。盖孔子之自蒲反卫,主遽伯玉家,未尝无仕卫之志。孔子言
卫灵公无道,‘而仲叔圉治宾客,祝鮀治宗庙,王孙贾治军旅。夫如是,奚其丧’,则犹足
用为善。鲁为孔子父母之邦,卫则鲁兄弟之国,不得志于鲁,犹思行其道于卫。孔子之去鲁
而即适卫,去卫未几而复反者以此。是时卫俗仕于其国有见其小君之礼,世家所云‘四方之
君子欲与寡君为兄弟者,必见寡小君’,明南子之见异邦之臣,不自孔子始。孔子既欲仕
卫,则依其国俗行之。犹鲁人猎较,孔子亦猎较之意。故于南子之请虽辞谢,而犹终应之
者,以行道之利天下大,见小君之为非礼小也。若吕氏春秋贵因云:‘孔子道弥子瑕见厘
(“灵”之音转。)夫人,因也。’淮南子泰族云:‘孔子欲行王道,东、西、南、北七十
说而无所偶,故因卫夫人、弥子瑕而欲通其道。’盐铁论论儒云:‘孔子适卫,因嬖臣弥子
瑕以见卫夫人。’此乃秦、汉间流俗相传之陋说,不足置辩也。”“阳货所不欲见也”,世
德堂本此句首亦有“于”字。论语云:“阳货欲见孔子,孔子不见,归孔子豚。孔子时其亡
也,而往拜之。”孔注云:“阳货,阳虎也,季氏家臣,而专鲁国之政。欲见孔子,使仕
也。”刘疏云:“货、虎一声之转,疑‘货’是名,‘虎’是字也。”“见所不见,敬所不
敬,不诎如何”者,“如”犹“而”也,详见经传释词。“曰卫灵公问陈,则何以不诎”,
世德堂本“曰”作“或曰”。音义:“问陈,直刃切。”说文:“敶,列也。”经传多以
“陈”为之,俗字作“阵”。论语云:“卫灵公问陈于孔子,孔子对曰:‘俎豆之事,则尝
闻之矣;军旅之事,未之学也。’明日遂行。”孔注云:“军陈行列之法也。”世家云:
“孔子既不得用于卫,将西见赵简子。至于河而闻窦鸣犊、舜华之死也,乃还,息乎陬乡,
而反乎卫,入主蘧伯玉家。他日,灵公问兵陈,孔子曰‘俎豆之事’云云。明日,与孔子
语,见蜚鴈,仰视之,色不在孔子,孔子遂行。”按:此哀公三年,卫灵公末年之事。“诎
身,将以信道也”,曾子固答王深甫书引,“将以”作“所以”。音义:“信道,音伸。下
同。”按:信即伸之假。说文:“伸,不屈也。”宋注引孔子曰:“君子之行己,可以诎则
诎,可以伸则伸。”按:家语屈节解文,“诎”今家语作“屈”。“如诎道而信身,虽天下
不为也”,世德堂本作“不可为也”,焦氏笔乘引同。按:孟子云:“行一不义,杀一不
辜,而得天下,皆不为也。”虽天下不为,即虽得天下不为之意,不当有“可”字。注“所
诎者形也”。按:世德堂本无“者”字。(一)“祼”字原本作“裸”,形近而讹,今改。

    圣人重其道而轻其禄,众人重其禄而轻其道。圣人曰:“于道行与?”众人曰:“于禄
殖与?”〔注〕圣人以行道为务,凡人以禄食为先。〔疏〕“众人重其禄而轻其道”,世
德堂本作“众人轻其道而重其禄”。“于禄殖与”者,广雅释诂云:“殖,积也。”国语晋
语韦注云:“殖,蕃也。”注“凡人以禄食为先”。按:“禄食”疑“食禄”之误,“食
禄”与“行道”相对也。世德堂作“禄殖”,此涉正文而误。
    昔者齐、鲁有大臣,史失其名。〔注〕以道事君,不可则止,为大臣也。史失其名
者,不书其名也。曰:“何如其大也?”曰:“叔孙通欲制君臣之仪,征先生于齐、
鲁,所不能致者二人。”〔注〕高帝时,叔孙通为奉常,欲制君臣之礼。乘乱之余,权时
之制,不合圣典,虽尽其美,未尽其善,故不能致之。曰:“若是,则仲尼之开迹诸侯
也,非邪?”曰:“仲尼开迹,将以自用也。〔注〕欲行其道,制素法也。如委己而
从人,虽有规矩准绳,焉得而用之?”〔疏〕“昔者齐、鲁有大臣”者,汉书地理志:
“齐郡,秦置,县十二:临淄、昌国、利、西安、钜定、广、广饶、昭南、临朐、北乡、平
广、台乡。”又:“鲁国,故秦薛郡,高后元年为鲁国。县六:鲁、卞、汶阳、蕃、驺、
薛。”吴云:“迁、固二史皆曰鲁有两生,而杨谓齐、鲁,岂其接近而言哉?”按:此称两
生曰大臣,故变鲁曰齐、鲁,盖云鲁有大臣,嫌谓春秋时鲁国,今云齐、鲁,着其为地名,
而非国名也。”“叔孙通欲制君臣之仪,征先生于齐、鲁”者,史记叔孙通传云:“叔孙通
者,薛人也,秦时以文学征,待诏博士。数岁,陈胜起山东,使者以闻。二世召博士、诸儒
生问。叔孙通前曰:‘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,郡守、尉今捕论,何足忧?’二世喜,拜为博
士。叔孙通已出宫,反舍,乃亡去。之薛,薛已降楚矣。及项梁之薛,叔孙通从之,败于定
陶,从怀王。怀王为义帝,徙长沙,叔孙通留事项王。汉二年,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,叔孙
通降汉王,汉王拜叔孙通为博士,号稷嗣君。汉五年,已幷天下,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
陶,叔孙通就其仪号。高帝悉去秦苛仪法,为简易。群臣饮酒争功醉,或妄呼,拔剑击柱。
高帝患之。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,说上曰:‘夫儒者难与进取,可与守成,臣愿征鲁诸生与
臣弟子共起朝仪。’高帝曰:‘得无难乎?’叔孙通曰:‘五帝异乐,三王不同礼。礼者,
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。故夏、殷、周之礼所因损益可知者,谓不相复也。臣愿颇采古
礼,与秦仪杂就之。’上曰:‘可试为之,令易知,度吾所能行为之。’于是叔孙通使征鲁
诸生三十余人。”司马云:“先生谓宿儒。”按:皇甫士安三都赋序李注云:“先生,学人
之通称也。”学行云:“吾闻先生相与言则以仁与义。”“所不能致者二人”者,通传云:
“鲁有两生不肯行,曰:‘公所事者且十主,皆面谀以得亲贵。今天下初定,死者未葬,伤
者未起,又欲起礼乐。礼乐所由起,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。吾不忍为公所为,公所为不合
古,吾不行。公往矣,无污我。’叔孙通笑曰:‘若真鄙儒也,不知时变。’”“是其事
也,何如其大也”,世德堂本“何如”作“如何”。“若是,则仲尼之开迹诸侯也,非邪”
者,“迹”世德堂本作“迹”,班孟坚典引云:“铺观二代,洪纤之度,其赜可探也。并开
迹于一匮,同受侯甸之服。”李注云:“言殷、周二代初皆微(一),开迹于一匮,并受
夏、殷侯甸之服。论语曰:‘虽覆一篑。’”是班用开迹字为创业之义。开迹于一匮,犹云
始于一篑耳。司马长卿封禅文:“后稷创业于唐尧,公刘发迹于西戎。”子云解嘲云:“公
孙创业于金马,骠骑发迹于祁连。”皆以创业、发迹相偶为文。开、发同诂,开迹即发迹
也。开迹诸侯,谓孔子作春秋,托王于鲁也。春秋之义,始于乱世,终于太平;始于粗粝,
终于精微。必如鲁两生之说,积德百年而后制礼,则新王之法托始于隐公者为非矣。“仲尼
开迹,将以自用也”者,自用,谓守先王之道,制作以为后王法。公羊传哀公篇云:“君子
曷为为春秋?拨乱世,反诸正,莫近诸春秋,则未知其为是与?其诸君子乐道尧、舜之道
与?末不亦乐乎,尧、舜之知君子也。制春秋之义,以俟后圣,以君子之为,亦有乐乎此
也。”是其义。“如委己而从人,虽有规矩准绳,焉得而用之”者,宋云:“规矩准绳,犹
制度也。”按:谓礼也。言舍己之所学,而徇当世之所好,虽尝习三代之礼,何所用之?此
亦明不与王莽之制作。吴云:“通制汉仪,得随时之义。而杨独许此二生者,盖善其恶叔孙
之面谀,而杂用秦仪,且欲自明。杨之志不随莽改作也。”注“高帝”至“之礼”。按:汉
书百官公卿表:“奉常,秦官,掌宗庙礼仪,有丞。景帝中六年,更名太常。”通传:通说
上起朝仪,在高帝五年;拜太常,在高帝七年。注谓通为奉常,欲制君臣之礼,先后倒置。
此“奉常”字当作“博士”也。注“欲行其道,制素法也”。按:孟子云:“孔子惧,作春
秋。春秋,天子之事也。”赵注云:“孔子惧正道遂灭,故作春秋,因鲁史记,设素王之
法,谓天子之事也。”素法即素王之法之谓。上文“若是,则仲尼之开迹诸侯也,非邪?”
李注无释。宋云:“开迹,谓开布其迹于诸侯之国。”吴云:“开,开说其君臣之义;迹,
迹述其礼义之制。”司马云:“以齐、鲁二生知道不行而不起为是,则仲尼之历聘为非
耶?”俞云:“国语晋语‘夫乐以开山川之风’,吕氏春秋乐成篇‘夫开善岂易哉’,韦
昭、高诱注并曰:‘开,通也。’然则开迹者,通迹也。如鲁两生之不肯行,则绝迹于汉廷
矣,故以孔子之历聘诸侯为通迹也。诸说皆以开迹为游说之意,其释字义虽不同,而以为历
聘诸侯之事则一。今以封禅文、解嘲、典引证之,开迹犹云创业,乃当时习用之语。弘范解
此句为欲制素法,则亦必不以开迹诸侯为历聘之事可知。盖此章要旨在论制作之义,非在论
出处之节。或人之问,谓春秋托始鲁隐,是据乱而作,正与两生所持太平而后制作之说相
反,两生为是,则孔子为非。子云之答,则谓春秋虽据乱而作,而其义在述尧、舜之道以俟
后圣,乃拨乱而反正,岂委己而从人也!”(一)“微”下原本有偏书小字“句”,盖作者
以示句读,今删。
    或问:“孔子之时,诸侯有知其圣者与?”曰:“知之。”“知之则曷为不用?”曰:
“不能。”曰:“知圣而不能用也,可得闻乎?”曰:“用之,则宜从之。从之,则弃其所
习,逆其所顺,强其所劣,捐其所能,冲冲如也。非天下之至,孰能用之?”〔注〕捐,
弃。〔疏〕“孔子之时,诸侯有知其圣者与”,艺文类聚二十引“其圣”作“孔子圣”,御
览四百一引作“孔子之圣”。论衡讲瑞:“桓君山谓杨子云曰:‘如后世复有圣人,徒知其
才能之胜己,多不能知其圣与非圣人也。’子云曰:‘诚然。’”故设此问。“曰知之”
者,白虎通圣人云:“圣人未殁时,宁知其圣乎?曰:‘知之。论语曰:夫子圣者与?孔子
曰:太宰知我乎?’”“知之则曷为不用”,世德堂本“知之”上有“曰”字,类聚、御览
并引作“若知之”。“弃其所习”,各本“弃”皆作“弃”。按:治平本于“弃”字,前后
皆作“弃”。吾子“弃常珍而嗜乎异馔”,先知“与众弃之”,可证御览引此正作“弃”,
今据改。“逆其所顺”,类聚、御览引并作“所从”。“强其所劣”,治平本作“强”,御
览引同,古字通用。音义:“强其,其两切。”按:强者,贤也,当读平声。管子地员房注
云:“强,坚也。”广雅释诂云:“贤,坚也。”贤、强同训坚,故贤亦谓之强。“强其所
劣”,谓贤其所不肖也。“捐其所能”,音义:“捐,与专切。”御览引作“损”,此形近
而误。“冲冲”,义见问明。彼谓往来无定,此谓思虑不决也。“非天下之至,孰能用
之”,类聚引同。音义:“非天下之至,天复本作‘天下之至德’。”温公从之。世德堂本
依集注增“德”字,御览引作“至圣”。按:此不晓“至”字之义而妄增者。考工记:“覆
之而角至。”郑注云:“至犹善也。”管子法法:“夫至用民者。”房注云:“至,善
也。”然则“天下之至”犹云“天下之善”,不必谓至德、至圣也。注“捐,弃”。按:世
德堂本无此注,治平本“弃”作“弃”,今依钱本。
    或问:“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,则载而恶乎之?”〔注〕欲知载送道术何所之诣。
曰:“之后世君子。”〔注〕许来哲。曰:“贾如是,不亦钝乎?”〔注〕言畜货
以遗后,畜道俟将来,是迟钝。曰:“众人愈利而后钝,圣人愈钝而后利。关百圣而不
惭,蔽天地而不耻,能言之类,莫能加也。贵无敌,富无伦,〔注〕伦,匹。利孰大
焉?”〔疏〕“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,则载而恶乎之”者,论语云:“子曰:‘道不行,
乘桴浮于海,从我者其由与?’”皇疏云:“孔子圣道不行于世,故或欲居九夷,或欲乘桴
泛海。”刘疏云:“夫子本欲行道于鲁,鲁不能竟其用,乃去而之他国,最后乃如楚。则以
楚虽蛮夷,而与中国通已久,其时昭王又贤,叶公好士,故遂如楚,以冀其用。则是望道之
行也。至楚又不见用,始不得已而欲浮海居九夷。史记世家虽未载浮海及居九夷二语为在周
游之后,然以意测之,当是也。其欲浮海居九夷,仍为行道,非遯世幽隐,但为世外之想。
即其后皆不果行,然亦见夫子忧道之切,未尝一日忘诸怀矣。”按:此问之设,正以孔子尝
有浮海居夷之语,而其后终不果行,故欲明其义之所在也。司马云:“恶音乌。”“曰:
‘之后世君子’”者,谓作春秋也。公羊传哀公篇云:“制春秋之义,以俟后圣。以君子之
为,亦有乐乎此也!”世家云:“子曰:‘吾道不行矣,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?乃因史记作
春秋。”按:依上引刘疏之说推之,则孔子发浮海居夷之志,在周游之后。此作春秋之事,
又在志浮海居夷之后。盖以其事终不易行,且即使行其所志,其利亦不若制作以遗后世之大
且远也。“贾如是,不亦钝乎”者,音义:“贾如,音古。”按:前文云“载而恶乎之”,
是以商贾为喻,故此云“贾如是”也。诗正月:“其车既载。”毛传云:“大车重载。”孔
疏云:“考工记车人为车有大车。郑以为平地任载之车,驾牛车也。尚书曰:‘肇牵车牛,
远服贾用。’是大车,驾牛车也。此以商事为喻,而云既载,故知是大车也。”司马云:
“言行道者贵于及身,乃载以遗后世,譬诸为贾求利者如此,不亦钝乎?”“众人愈利而后
钝,圣人愈钝而后利”者,司马云:“言利愈近则愈小,愈远则愈大也。”“关百圣而不
惭,蔽天地而不耻”者,“关”读为“毌”。说文:“毌,穿物持之也。”经典通作
“贯”,古音关,读如管。管叔,墨子耕柱及公孟并作关叔,故与毌音相近。礼记杂记孔疏
云:“关,穿也。”是亦以“关”为“毌”也。公羊传哀公篇解诂云:“乐其贯于百王而不
灭。”语即本此。司马云:“蔽当作‘弊’,终也。”按:弊者,“獘”之俗字,此当读为
“敝”。说文:“敝,一曰败衣。”引伸为凡抏敝之称;又引伸为尽,为极。古书敝、蔽、
獘三字每多互通。吕氏春秋当染云:“功名蔽天地。”高注云:“蔽犹极也。”“能言之
类,莫能加也”者,吴云:“自生民以来,未有如夫子也。”司马云:“为众说郛。”按:
吴说是也。能言之类,谓人类也。注“许来哲”。按:“许”当作“诉”。班孟坚幽通赋:
“诉来哲以通情。”此用其语。诉、许形近而误。
    或曰:“孔子之道不可小与?”〔注〕嫌孔子大其道,故当其时不能见用。曰:
“小则败圣,如何?”曰:“若是,则何为去乎?”曰:“爱日。”曰:“爱日而去,何
也?”曰:“由群婢之故也,不听正,谏而不用。噫者!吾于观庸邪?无为饱食安坐而厌观
也。〔注〕齐人归女乐,季桓子受之,三日不听朝正,谏而不用,于是遂行。由此观
之,夫子之日亦爱矣。”〔注〕惜寸阴。或曰:“君子爱日乎?”曰:“君子仕则欲
行其义,居则欲彰其道。事不厌,教不倦,焉得日?”〔注〕日不暇给。〔疏〕“孔子之
道不可小与”者,下文云:“仲尼,神明也,大以成大,小以成小。虽山川、丘陵、草木、
鸟(一)兽,裕如也。”然则孔子之教,因材异施,故或疑亦可小其道以合世用。“小则败
圣,如何”,音义:“天复本无‘如何’二字。”按:败圣如何者,如败圣何也。各本有此
二字,于义为长。世家云:“子贡曰:‘夫子之道至大也,故天下莫能容夫子。夫子盖(同
盍。)少贬焉?’孔子曰:‘赐,良农能稼,而不能为穑;良工能巧,而不能为顺;君子能
修其道,纲而纪之,统而理之,而不能为容。’”即此文之义。“若是,则何为去乎”者,
去谓去鲁。司马云:“道既不可小,则所如不合,何必去父母之邦?”“爱日”者,表纪:
“爱莫助之。”郑注云:“爱犹惜也。”孔子三朝记小辩:“社稷之主爱日。”洪氏颐烜注
云:“曾子曰:‘君子爱日以学。’孙卿书曰:‘王者敬日。’敬犹爱也。”按:皆不虚费
之谓。君子生无所息,故知其不可为而为之,不见用于此,则思行其道于彼。道不行而不
去,将虚费日力,坐以待老,故汲汲然思它往也。”“由群婢之故也”,治平本作“群
谋”,钱本同,今依世德堂本。此用史记文,不得作“谋”。盖“婢”误为“媒”,又误为
“谋”也。世家云:“定公十四年,(按:当作“十二年”。)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,诛
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,与闻国政。三月,粥羔豚者弗饰贾,男女行者别于涂,涂不拾遗,四
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,皆予之以归。齐人闻而惧,曰:‘孔子为政,必霸。霸则吾地近
焉,我之为先幷矣,盍致地焉!’犁鉏曰:‘请先尝沮之。沮之而不可,则致地庸迟乎?’
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,皆衣文衣而舞康乐,文马三十驷,遗鲁君,陈女乐、文马于
鲁城南高门外。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,将受,乃语鲁君为周道游,往观终日,怠于政事。子
路曰:‘夫子可以行矣。’孔子曰:‘鲁今且郊,如致膰乎大夫,则吾犹可以止。’桓子卒
受齐女乐,三日不听政,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,孔子遂行,宿乎屯。而师己送曰:‘夫子则
非罪。’孔子曰:‘吾歌可夫?’歌曰:‘彼妇之口,可以出走;彼妇之谒,可以死败。盖
优哉游哉!维以卒岁。’师己反,桓子曰:‘孔子亦何言?’师己以实告。桓子喟然叹曰:
‘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!’”即其事。“不听正,谏而不用”者,宋云:“‘不听正’当
作‘不听政’,字之误也。”司马云:“正与政同。”按:正、政古字通用。诗大序“正得
失”,周礼“都司马掌其正学”,释文并云“正”本作“政”。世家无孔子谏受女乐之文。
韩非子内储说下云:“仲尼为政于鲁,道不拾遗,齐景公患之。黎且谓景公曰:‘去仲尼,
犹吹毛耳。君何不迎之以重禄高位,遗哀公女乐以骄荣其意。哀公新乐之,必怠于政,仲尼
必谏,谏必轻绝于鲁。’景公曰:‘善。’乃令黎且以女乐六遗哀公(二)。哀公乐之,果
怠于政。仲尼谏不听,去而之楚。”翟氏灏四书考异云:“此事在定公时,韩非作‘哀
公’,误也。(按:后汉书冯衍传章怀太子注引韩子,“遗哀女乐”作“鲁公”,“哀公新
乐之”作“鲁君乐之”,“以女乐六遗哀公”作“以女乐遗鲁”,惟“哀公乐之”同今
本。)其云谏而不听乃去,则是当归女乐时,孔子必尝极谏,观齐人之不敢直陈鲁庭,桓子
之不敢公行鲁国,可以意会其故。史记不兼收韩非语,盖失之。”按:晏子春秋外篇述此
事,亦称“晏子曰:‘鲁君,弱主也;孔子,圣相也。君不如阴重孔子,设以相齐。孔子强
谏而不听,必骄鲁而有齐。’”并与法言此文合。“噫者!吾于观庸邪?无为饱食安坐而厌
观也”者,司马云:“宋、吴本作‘不用雉噫者’,今从李本无‘雉’字。”按:“雉噫”
义不可通。宋、吴本往往与音义所引俗本合,此音义无文,则其所见俗本犹无作“雉噫”
者。宋、吴所据,乃俗本之误本也。噫者,语辞。庄子在宥:“意,治人之过邪!”释文:
“意,本又作‘噫’。”新序杂事载楚丘先生语再云“噫将”,韩诗外传述此均作“意
将”。语辞以声为主,多无正字,“噫者”即“意者”耳。观,谓鲁君臣游观之事,即世家
云“为周道游往观终日者”也。庸之为言,倦也。今字作“慵”。说文新附:“慵,懒
也。”古止作“庸”。尔雅释诂:“庸,劳也。”广雅释诂:“劳,懒也。”广韵:“劳,
倦也。”于观庸,谓倦于观也。音义:“厌观,一盐切。”世德堂本作“■”。说文:
“■,安也。”孔子谏受女乐,不听,不得已而思去,乃言:“吾之出此,岂为于游观之
事,性所懒倦不好耶?誠以愛日之故,不為飽食安坐而■觀也。”盖不愿显言鲁君臣之非,
而托言己之去国,为不欲旷日游观之故。此必孔子去鲁之时尝有此语,今无从知其出于何书
也。吴胡部郎玉缙云:“庸当如字读之。于观庸,就己言;■觀,則就人言。若曰‘意者,
吾于游观之事愚闇而不知其可乐邪?乃欲他人之毋為飽食安坐而■觀也’。也与邪同义,古
邪、也弗殊,见释文叙录。此上句用邪,下句用也,犹昭二十六年左传‘不知天之弃鲁邪?
抑鲁君有罪于鬼神故及此也?’史记淮南衡山王传‘公以为吴兴兵是邪?非也’?货殖传
‘岂所谓素封者邪?非也’?汉书龚遂传‘今欲使臣胜之邪?将安之也?’之比。孔子因谏
而不用,临行发此疑词以自咎,圣人之心事若揭,而鲁君臣之失亦隐然见于言外矣。由此观
之,夫子之日亦爱矣者。自‘不听正’以下,皆古书记孔子去鲁之事,子云引之以证爱日而
去之说。至此引古已毕,自为论断,故云‘由此观之’也。其以‘正’为‘政’,以‘噫’
为‘意’,必是原文如此,故仍而不改,引书之例然也。杨书‘政’字十余见,并不作
‘正’,此独以‘正’为之,可以悟其文之必有所据也。”“君子爱日乎”者,吴云:“君
子必如夫子爱日乎?”按:此因述孔子之事而通论凡为君子者之道也。“仕则欲行其义,居
则欲彰其道”者,司马云:“居处不仕。”按:荀子非十二子:“古之所谓处士者。”杨注
云:“处士,不仕者也。”居、处同义。束广微补亡诗:“彼居之子。”李注云:“居谓未
仕者。”是也。“事不厌,教不倦”者,音义:“不厌,于艳切。”论语云:“学而不厌,
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”孟子云:“学不厌,知也;教不倦,仁也。”“焉得日”者,音
义:“焉得,于虔切,下‘焉支’、‘焉离’同。”日之不足如此,是以可惜,明爱日之至
也。注“齐人”至“遂行”。按:弘范于“噫者!吾于观庸邪”无释。俞云:“‘噫’当作
‘意’。‘意者吾于观庸邪’七字为句,‘邪’乃语词。盖托为孔子之言。若曰:‘意者!
吾将于此观彼庸庸者邪?’故又曰:‘无为饱食安坐而厌观也。’杨子书每以庸为庸众之
称,问明篇‘甚矣,圣道无益于庸也!’又曰:‘如庸行翳路。’宋、吴并以庸愚释之,此
文‘庸’字亦当与同。因假‘噫’为‘意’,说者遂不得其解。宋、吴本又增‘雉’字于
‘噫’字之上,于义益不可通矣。”曲园以“噫者吾于观庸邪”七字为句,以“噫”为
“意”,以“邪”为语词,甚是。而解“吾于观庸”为“吾将于此观彼庸庸”,殊为不辞。
君子绝交,不出恶声。孔子去父母之邦,岂肯直斥其君臣之恶?庸之为众,为愚,自是常
训。然必谓杨书“庸”字皆为此义,亦非通论。宋读“邪”如字,而以为庸邪之乐,尤误。
(一)“鸟”,原本误作“草”,据下文改。(二)“女乐六”,今本韩非子内储说下作
“女乐二八”。
    或问:“其有继周者,虽百世可知也。秦已继周矣,不待夏礼而治者,其不验乎?”
曰:“圣人之言天也,天妄乎?继周者未欲太平也,如欲太平也,舍之而用它道,亦无由至
矣。”〔注〕暴秦之继周,王莽之篡汉,臧获犹将悼之,贤者能无慨叹乎?〔疏〕“其有
继周者,虽百世可知也”,论语为政文。“其有”论语作“其或”。按:有、或同义通用,
书无逸“亦罔或克寿”,汉书郑崇传作“亦罔有克寿”。论语马融注云:“物类相招,势数
相生,其变有常,故可豫知也。”日知录云:“殷因于夏礼,所损益可知也;周因于殷礼,
所损益可知也,数往者顺也。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,知来者逆也。”“秦已继周矣,不
待夏礼而治者,其不验乎”者,白虎通三教云:“王者设三教者何?承衰救獘,欲民反正道
也。三正之有失,故立三教以相指受。夏人之王教以忠,其失野。救野之失莫如敬,殷人之
王教以敬,其失鬼。救鬼之失莫如文,周人之王教以文,其失薄。救薄之失莫如忠,继周尚
黑,制与夏同。三者如顺连环,周而复始,穷而反本。”史记高祖本纪云:“三王之道若循
环,终而复始。周、秦之间,可谓文敝矣。秦政不改,反酷刑法,岂不缪乎?”是秦继周,
当以夏礼为治也。“不待夏礼而治者”,句末“者”字无义。此文本云“其者不验乎”,
“其者”即“其诸”也,者、诸古音相同,故多互用。郊特牲:“于彼乎?于此乎?或诸远
人乎?”或诸即或者也。尔雅释鱼:“龟,俯者灵,仰者谢,前弇诸果,后弇诸猎。”上云
“俯者”、“仰者”,下云“弇诸”,明“者”、“诸”一也。论语:“其诸异乎人之求之
与?”经传释词云:“其诸亦拟议之词也。”后人不知“其者”即“其诸”之异文,故后重
黎篇“其者未辩与”,音义云:“‘者’衍字。”而于此文则以意倒之矣。“圣人之言天
也,天妄乎”者,“妄”与“验”相反为义,问神云:“无验而言之谓妄。”吴云:“圣人
之言,天意也。圣言不验,岂天或妄乎?无妄也。言暴乱者非天意也。”“继周者未欲太平
也”者,继周者,秦也。不云秦而云“继周”者,明汉欲致太平亦当用夏礼。世德堂本
“太”作“泰”,下同。“舍之而用它道,亦无由至矣”者,舍之谓舍夏礼,“它”各本皆
作“他”,今据问道改。“至”读为“致”,大学郑注、礼器释文,又庄子外物释文并云:
“致,本作‘至’。”“无由至”者,谓无以致太平。春秋制新王之法,以诒后圣。用夏
道,正黑统,示继周者不循其法,不能以拨乱反正。注“暴秦”至“叹乎”。按:此与前篇
“秦无观”章注同义。宋注于此文尚不能得其句读,乃谓注非正文之意,谬矣。
    赫赫乎日之光,群目之用也;浑浑乎圣人之道,群心之用也。〔疏〕“赫赫乎日之
光”,世德堂本作“日出之光”。按:说苑建本引河间献王云:“汤称学圣王之道者,譬如
日焉。夫舍学圣王之道,若舍日之光。”此以日之光喻圣人之道,即本河间献王书。世德堂
本有“出”字,乃浅人欲整齐文句妄增之。“浑浑乎圣人之道”,音义:“浑浑,户昆切,
又胡本切。”司马云:“目因日光然后能有见,心因圣道然后能有知。浑浑,广大疏通之
貌。”
    或问:“天地简易,而圣人法之,何五经之支离?”〔注〕嫌难了。曰:“支离
盖其所以为简易也。〔注〕支离,分别之,而后朗然,事得简易。已简,已易,焉
支?焉离?”〔注〕既简既易,乃是混茫之初。焉支焉离,言不可了也。〔疏〕“天地简
易,而圣人法之”者,音义:“简易,以豉切,下同。”系辞云:“干以易知,坤以简能。
易则易知,简则易从。”又云:“天地变化,圣人效之。”“何五经之支离”者,庄子人间
世:“支离疏者。”释文引司马云:“支离,形体不全貌。”王文考鲁灵光殿赋:“支离分
赴。”李注云:“支离,分散也。”亦作“支缭”,荀子富国“其候徼支缭。”杨注云:
“支缭,支分缭绕。”按:支离,叠韵连语,离、缭一声之转。支离、支缭皆繁多歧出之
意。五经支离,即前篇“五经不如老子之约”之说。上文云“圣人之言天也”,故复设此
难。“支离盖其所以为简易也”者,吾子云:“多闻则守之以约,多见则守之以卓,寡闻则
无约也,寡见则无卓也。”即其义。说详彼疏。“已简,已易,焉支?焉离”者,谓既得归
于约卓矣,则何繁多歧出之有。注“既简”至“了也”。按:此未得正文之旨。司马云:
“道之未明,则支离以明之;道之既明,则坦然简易,安用支离也?言经者所以明道,道既
明,则经不繁矣。”
    或曰:“圣人无益于庸也。”曰:“世人之益者,仓廪也,取之如单。〔注〕有时而
尽。仲尼,神明也,小以成小,大以成大,虽山川、丘陵、草木、鸟兽,裕如也。
〔注〕学其道者,大小各随其本量而取足。如不用也,神明亦末如之何矣!”〔注〕
神明有所不及,圣人有所不训。〔疏〕“圣人无益于庸也”者,吴云:“庸,用也。老子有
绝圣弃智之言,故曰无益于用。”按:问明云:“或曰:‘甚矣,圣道无益于庸也!圣读而
庸行,盍去诸?’”圣、庸对文,明“庸”是庸众之义。以彼证此,则圣人无益于庸者,亦
谓圣人无补于众人也。下文“仲尼,神明也”,则此文圣人专谓孔子。“世人之益者,仓廪
也”者,说文:“仓,谷藏也。”又:“●,谷所振入宗庙,粢盛仓黄,谨●而取之,故谓
之仓●。”重文:“廪,从■,从禾。”“取之如单”者,俞云:“‘如’读为‘而’,古
字通用,故李注曰‘有时而尽’。”按:俞说是也。“单”读为“殚”,说文:“殚,极尽
也。”司马云:“仓廪虽于人有近益,而所藏不多。”按:此盖亦古书成语,下文“言可观
而不可殚”,字不作“单”,此以“单”为之,引古然也。“仲尼,神明也”者,司马云:
“神明,造化也,生物无穷。”按:问神云“天地神明而不测者也”,是神明即天地,故下
文云:“圣人之材天地也。”“小以成小,大以成大,虽山川、丘陵、草木、鸟兽,裕如
也”者,谓物无高下灵蠢,无不涵濡于天地之化育以成其材,天地有以遍应之而无不足。喻
士无智愚贤不肖,苟游于孔子之门,孔子皆有以善诱之而无所穷也。说文:“裕,衣物饶
也。”引伸为凡饶之称。司马云:“裕如,有余貌。”“如不用也,神明亦末如之何矣”
者,司马云:“顽石朽木,造化所不能移;昏君愚人,圣人所不能益。”按:谓自暴自弃
者,天地无如之何。然则非圣人之无益于众,乃众人之不求有益耳。
    或问:“圣人占天乎?”曰:“占天地。”〔注〕言能占之。“
    若此,则史也何异?”曰:“史以天占人,圣人以人占天。”〔注〕圣人以人占天
者,先乎天也;史以天占人者,后乎天也。大圣先天而天不违,良史后天而奉天时,知其所
先后,则天人之情得矣。〔疏〕“圣人占天乎”者,说文:“占,视兆问也。”系辞云:
“极数知来之谓占。”“占天”者,谓观乎天文以先知吉凶之事。“占天地”者,俞云:
“‘地’疑‘也’字之误。下文‘史以天占人,圣人以人占天’,但言天,不言地,可证
‘地’字之误。”按:俞说是也。依下文云云,则惟圣人而后为能占天,史不过占人而已,
故直应之曰“占天也”,言占天正圣人之事也。此盖“也”字漫漶,传写者习以天地连文,
遂改为地耳。“若此,则史也何异”者,史者掌天文之官之总称,周礼大史及其所属冯相
氏、保章氏皆是。彼郑注云:“冯,乘也;相,视也,世登高台以视天文之次序。保,守
也,世守天文之变。”月令孔疏云:“冯相、保章俱掌天文,其事不同。冯相氏主日月、五
星、年气、节候,推步迟疾,审知所在之处。若今之司历,主其筭术也。保章者,谓守天之
文章,谓天文违变度数,失其恒次,妖孽所在,吉凶所生。若今之天文家,惟主变异也。此
其所掌别也。”“史以天占人,圣人以人占天”者,吴云:“以天占人者,观天以见人事
也;以人占天者,因人以知天意也。”司马云:“史考察象数,知人事之吉凶;圣人修人
事,知天道不能违。”按:此亦刺王莽之妄称天命及好时日小数之事。注“言能占之”。
按:治平本作“言皆占之”,钱本同,此因正文“天也”误作“天地”,而校书者乃并改注
文以傅合之也。世德堂本作“能”,纂图互注本同。“能占之”正圣人为能占天之义,盖犹
弘范旧文,今据订正。吴云:“孔安国曰:‘事无不通谓之圣。’”司马云:“仰观象,俯
观法。”此依误文作解,与上下文义皆不相应。
    或问:“星有甘、石,何如?”〔注〕甘公、石申,夫善观天文者也。曰:“在
德不在星。德隆则晷星,星隆则晷德也。”〔疏〕“星有甘、石”者,史记天官书云:
“昔之传天数者,在齐,甘公;魏,石申。”集解引徐广云:“或曰甘公,名德也,本是鲁
人。”正义引七录云:“楚人,战国时作天文星占八卷。”汉书艺文志亦作“楚有甘公”。
史记张耳陈余传:“甘公曰:‘汉王之入关,五星聚东井。东井者,秦分也,先至必
霸。’”集解引文颖云:“善说星者,甘氏也。”索隐云:“天官书云齐甘公,艺文志云楚
有甘公,齐、楚不同。(未知孰是。)刘歆七略云:‘公,一名德。’”按:潜夫论志氏姓
州、蒲、甘、戏、露、怡皆姜姓也,则甘与齐为同姓。盖本为齐人,后家于楚欤?续天文
志、隋书、晋书天文志皆以为齐人。天官书正义又引七录云:“石申,魏人,战国时作天文
八卷。”艺文志作“魏有石申夫”。“何如”者,欲知二家之异同长短也。“在德不在星”
者,天官书云“大上修德,其次修政,其次修救,其次修禳,正下无之。苍帝行德,天门为
之开;赤帝行德,天牢为之空;黄帝行德,天矢为之起;白帝行德,毕昴为之围;黑帝行
德,天关为之动”也。“德隆则晷星,星隆则晷德”者,司马云:“晷,影也。影,从形者
也。德崇则星从而祥,星崇则德从而坏。”朱子语类云:“晷,影也,犹影之随形也。盖德
隆则星随德而见,星隆则人事反随星而应。”俞云:“晷者,日景也。古人以土圭致日景,
以定南北。易通卦验所谓‘树八尺之表,日中视其晷’(按:通卦验作“规其晷之如度
者”。)是也。故杨子即借晷为推测之义,言君德隆盛则当晷之于星,以验德之至与不至;
星象隆盛则当晷之以德,以验星之应与不应也。”按:晷者表之景,犹星者德之应,晷之曲
直视乎表,星之吉凶视乎德。人君以德为尚,则表德而晷星,吾第修吾德,而星之妖祥不必
问矣。反是而以星为尚,则表星而晷德,将诎折人事以傅合天象,或假借天象以粉饰人事,
斯惑之甚也。温公注及朱子语类云云,皆即此意。曲园谓君德隆盛当晷之以星,显与在德不
在星之义相剌谬。其解星隆为星象隆盛,尤不可通。注“甘公”至“者也”。按:世德堂本
无此注。
    或问“大人”。曰:“无事从小为大人。”〔注〕贤者,志大之谓。请问
“小”。曰:“事非礼义为小。”〔注〕尚志在乎礼义,大人之事备矣。〔疏〕“无事于
小为大人”者,孟子云:“公都子问曰:‘钧是人也,或为大人,或为小人,何也?’孟子
曰:‘从其大体为大人,从其小体为小人。’”赵注云:“大体,心思礼义;小体,纵恣情
欲。”“事非礼义为小”者,孟子云:“非礼之礼,非义之义,大人弗为。”荀子儒效云:
“曷谓中?曰礼义是也。君子之所谓贤者,非能遍能人之所能之谓也;君子之所谓知者,非
能遍知人之所知之谓也;君子之所谓辩者,非能遍辩人之所辩之谓也;君子之所谓察者,非
能遍察人之所察之谓也,有所正矣。”杨注云:“‘正’当为‘止’,言止于礼义也。”司
马云:“治礼义,则余无不治者,所以为大。”注“贤者,志大之谓”。按:论语“贤者识
其大者,不贤者识其小者”,汉石经“识”作“志”,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、孟子尹士章章
指引皆作“志”。注“尚志在乎礼义”。按:此解贤者志大为尚志在乎礼义,则不以志为记
识之“识”,而以为志意之“志”。孟子白圭治水章章指云:“是故贤者志其大者、远者
也。”义与此同。盖汉儒说论语者有此义也。
    圣人之言远如天,〔注〕天悬象着明,而人不能察;圣人设教施令,而人不能究。
贤人之言近如地。〔注〕山川、泽田之形可得而鉴。〔疏〕“贤人”,御览一百四引作
“贤者”。司马云:“天高,远不可及;地虽近,亦承天而时行。”注“天悬象着明”。
按:系辞云:“悬象着明,莫大乎日月。”
    珑玲其声者,其质玉乎?“注”玉之珑玲其声,亦犹君子清泠其德音。〔疏〕“玲”
各本作“●”。音义:“珑●,上音龙,下音灵。”按:集注引宋、吴本作“玲珑”。说文
无“●”,有“玲”。玲,玉声也。汉书本传“和氏珑玲”,太玄唐“亡彼珑玲”,字皆作
“玲”,今据改。广雅释诂云:“玲珑,声也。”王疏云:“玲与珑一声之转。说文:
‘笼,笭也。’笭之转为珑,犹玲之转为珑。合言之则曰玲珑,倒言之则曰珑玲。”按:珑
玲双声连语,非“玲”转为“珑”。说文云“玲,玉声”者,省言耳。彼段注云:“法言、
广雅作‘玲珑’。”按:今法言各本皆作“珑●”,段据宋、吴本为说也。司马云:“质美
则声清,德充则言善。”按:问神云:“故言,心声也。”注“君子清泠其德音”。按:宋
玉风赋云:“清清泠泠,愈病析酲。”李注云:“清清泠泠,清凉之貌也。”
    圣人矢口而成言,肆笔而成书,〔注〕矢,正也;肆,操也。言可闻而不可殚,
书可观而不可尽。〔注〕性与天道。〔疏〕“圣人矢口而成言,肆笔而成书”者,吴云:
“矢,放也;肆,恣也。放口恣笔,动成典训。”尔雅曰:“矢,弛也。”郭云:“弛,
放。”“言可闻而不可殚,书可观而不可尽”者,吴云:“所以远如天。”司马云:“圣人
从心所欲,皆合于道,不可殚尽,言深远也。”注“矢,正也;肆,操也”。按:“矢,
正”,广雅释诂文。肆为操者,诗昊天有成命云:“肆其靖之。”毛传云:“肆,固。”国
语周语叔向释此诗亦同。(彼文云:“广厚其心,以固和之。”又云:“终于固和。”明
“固”非“故”误,盖安固之谓。)国语晋语:“亦固太子以携之。”韦注云:“固,固持
也。”操、持同诂,如此转相训解,义虽可通,然似纡回。疑肆亦正也,与“矢”同意。史
记乐书:“肆直而慈爱者宜歌商。”集解引郑玄云:“肆,正也。”系辞:“其事肆而
隐。”虞注云:“肆,直也。”然则矢口肆笔犹云正口直笔,言不假思索也。注“性与天
道”。按:弘范解性与天道为自然合于天道,详修身“圣人口不肄乎善”注下,此亦引以证
“矢口成言,肆笔成书”之义,动合天道,故不可殚尽也。
    周之人多行,〔注〕贵尚德义,人人得行其道。秦之人多病,〔注〕道屈沈
也。行有之也,病曼之也。〔注〕行有之者,周有德也;病曼之者,秦无道也。周
之士也贵,〔注〕道泰业隆故尊贵。秦之士也贱;〔注〕道否人卑故穷贱。周之
士也肆,〔注〕肆放任意而道义行。秦之士也拘。〔注〕拘制曲从,不肆正道。
〔疏〕“周之人多行”者,音义:“多行,如字。”按:当读下孟切。荀子正名云:“正义
而为谓之行。”“秦之人多病”者,韩诗外传云:“学而不能行之谓之病。”是病与行相反
为义,行、病亦韵语。“行有之也”者,表记云:“是故君子耻服其服而无其容,耻有其容
而无其辞,耻有其辞而无其德,耻有其德而无其行。是故君子衰绖则有哀色,端冕则有敬
色,甲胄则有不可犯之色。”诗裳裳者华云:“左之左之,君子宜之;右之右之,君子有
之。维其有之,是以似之。”说苑修文引此诗传“x冕厉戒,立于庙堂之上”云云,略与表
记文同,则以有之为有其容、有其德之义。潜夫论边议云:“且夫议者明之所见也,辞者心
之所表也,维其有之,是以似之。”与说苑引传合,皆鲁诗说。“行有之也”,即本诗义,
言周之人多行者,内有其德,故外有其行也。“病曼之也”者,音义:“曼之,莫半切,无
也。又母伴切。”按:寡见云“曼是为也”,谓无是为也;重黎云“圣人曼云”,谓圣人不
言也。此曼之者,谓不病病也。老子云:“夫唯病病,是以不病。圣人不病,以其病病,是
以不病。”陈氏登澥老子今见云:“言圣人所以不病者,以病为病,故不病也。”然则“病
曼之也”者,谓不以病为病,故病也。文子符言云:“众人皆知利利,而不知病病。”曼之
即不知病病之谓。“秦之人多病”者,虐政之下,凡民皆不能直道而行,举世莫知病其病
者,故多病矣。“周之士也贵,秦之士也贱”者,承多行而言,人有行则贵,无行则贱也。
“周之士也肆,秦之士也拘”者,承多病而言,多病则拘,无病则肆也。注“贵尚德义,人
人得行其道”。按:“人人”世德堂本作“仁人”,此承宋、吴本之误。宋据误文为驳,义
谬甚。又按:得行其道,即正义而为之谓,非读“多行”为如字,音义亦误解也。注“道屈
沈也”。按:道屈沈,即学而不能行之意。国语周语:“气不沈滞。”韦注云:“沈,伏
也。”注“行有”至“道也”。按:此未得“有之”、“曼之”之义,宋、吴、司马皆不得
其说。陶氏鸿庆读法言札记云:“五臣注皆未得两‘之’字之义,故多曲说难通。今案:
之,往也,适也。问神篇:‘面相之,辞相适。’宋云:‘适,往也。’司马云:‘之亦适
也。’是也。坦坦然由于大道,所以多行,故曰行有之也;伥伥然无所适从,所以多病,故
曰病曼之也。”陶读“行”如字,训“之”为“往”,说虽可通,义甚肤浅,亦非杨旨。注
“道泰业隆故尊贵”。按:司马云:“闲于礼乐,故可贵。”注“道否人卑故穷贱”。按:
司马云:“习于刑名,故可贱。”注“肆放任意而道义行”。按:司马云:“优游仁义之
间。”注“拘制曲从,不肆正道”。按:司马云:“动为文罔所制。”
    月未望则载魄于西,〔注〕载,始也;魄,光也。载魄于西者,光始生于西面,以渐
东满。既望则终魄于东,〔注〕光稍亏于西面,以渐东尽。其Y于日乎?〔注〕
Y,迎也。言为人臣,终始盛衰,向迎其君,如月迎日,天理然。〔疏〕“月未望则载魄于
西”者,说文:“朢,月满,与日相望,似朝君也。从月,从臣,从壬,会意。壬,朝廷
也。”经传通以“望”为之。又说文:“霸,月始生魄然也。承大月二日,承小月三日,从
月、●声。周书曰:‘哉生霸。’”按:周书者,康诰及顾命并有其文。此“载魄”即“哉
霸”之异文,古文尚书作“哉霸”,今文尚书作“载魄”也。王莽传:“元始四年,群臣奏
言:‘公以八月载生魄庚子,奉使朝用书,临赋营筑。’”字亦作“载魄”,与此同,皆本
三家书。今伪孔本康诰、顾命作“哉生魄”,乃杂采今、古文为之。康诰释文引马云:
“魄,朏也。谓月三日始生兆朏,名曰魄。”乡饮酒义云:“月者三日则成魄。”孔疏云:
“魄谓月轮生,傍有微光也。此谓月尽之后而生魄,非必月三日也。若初以前月大,则月二
日生魄;前月小,则三日乃生魄。”艺文类聚二引干凿度云:“月三日成魄,八日成光。”
白虎通日月云:“月之为言,阙也,有满有阙也。所以有阙,何归功于日也?三日成魄,八
日成光,二八十六日转而归功晦至朔旦,受符复行。故援神契曰:‘月三日而成魄,三月而
成时。’”初学记一引释名云:“朏,月未成明也。魄,月始生魄然也。”并引注云:“承
大月,月生二日谓之魄;承小月,月生三日谓之朏。”是其义也。“既望则终魄于东”,书
钞一百五十引作“月之望则魄落于东”。“其Y于日乎”者,御览四引刘向七略载京房易说
云:“月与星,至阴也,有形无光,日照之乃有光。喻如镜照日即有影见。(类聚二引物理
论引京房说作“如以镜照日而有影见”。)月初光见西方,望已后光见东(一),皆日所照
也。”宋史律历志引京房占云:“月有形无光,日照之乃光。始知月本无光,Y日以为
光。”即此文所本。此文盖为元后发也。古以月为后妃之象,元后之生,其母有梦月之祥,
故子云作元后诔云:“太阴之精,沙麓之灵,作合于汉,配元生成。”汉书元后传引此,而
释之云:“太阴精者,谓梦月也。”莽既篡,改号太后为新室文母,绝之于汉,不令得体元
帝。堕坏孝元庙,更为文母太后起庙,独置孝元庙故殿,以为文母篹食堂,太后惊泣。莽知
太后怨恨,求所以媚太后无不为,然愈不说。具见元后传。子云盖有感其事,故着此语。言
后之于帝,犹月之于日,月不能背日以为光,后岂得绝帝以为尊?以见莽之为逆人情而悖天
理也。注“载,始也;魄光也”。按:此皆尚书旧训。皋陶谟:“乃赓载歌。”郑注云:
“载,始也。”魄之为光,义见上引各条。刘歆作三统历,推算牧誓、武成、召诰、顾命诸
篇所纪月日,乃以死霸为朔,生霸为望。见汉书律历志。彼孟康注云:“月二日以往,月生
魄死,故言死魄。魄,月质也。”伪孔承之,云:“始生魄,月十六日,明消而魄生。”于
是,说书者一变旧义。伪武成孔疏云:“魄者,形也,谓月之轮郭无光之处名魄也。朔后,
明生而魄死;望后,明死而魄生。”正与其所作礼记疏之说相反。此说盛行,学者习知魄为
月质,遂以古训为非。虽近人治许书者,亦不免此惑。徐氏灏说文注笺云:“月体浑圆,随
天旋转,受日而成光,其黑体谓之霸。晦则光尽,至朔而苏,谓之生明。明生而霸死,故曰
死霸。望则光满,既望,黑体渐见,谓之生霸。故汉志曰:‘死霸,朔也;生霸,望也。’
古通作‘魄’,孟康云:‘魄,月质也。’是也。许云‘月始生霸然’者,谓月初生明时,
见其黑体霸然也。盖光盛则霸不可见矣。乡饮酒义、白虎通谓月三日成魄,盖就月魄初见时
而言,犹自可通。若马融以为‘月三日始生兆朏,名曰魄’,则大误矣。”此正以不误为误
也。此文宋注云:“朏为明,魄为晦。”月未望者,即始生明之时也,正文宜曰:“月未望
则载朏于西。”夫月既望者,即始生魄之时也,正文故曰:“既望则终魄于东。”今未望亦
言魄,盖字之误也。司马从之,于“载魄于西”云:“‘魄’当作‘朏’,明也。”皆袭伪
孔之谬。雷氏浚说文引经例辨云:“霸从月,月始生为本义,假借为王霸。哉生霸,今书作
‘魄’,假借字。魄,阴神也,与‘霸’义远而音相近。浅人不知其借音,泥魂魄之义以求
之,遂有以魄为月质者,以哉生魄为月十六日,皆巨谬也。生魄为月之三日,见于经文者,
见于汉人旧注者,皆与许合。而刘歆三统历独云:‘成王元年,正月己巳朔。后三十年,四
月庚戌朔,十五日甲子哉生魄。故顾命曰惟四月哉生魄云云。’其说引顾命为证,而实于顾
命文义尚未了了。案顾命:惟四月哉生魄,王不怿;甲子,王乃洮z水。哉生魄与甲子一日
乎?非一日乎?后世又误以十五日为十六日,相沿至今不改。段氏注说文,于‘霸’字条历
举乡饮酒义、周书马注、白虎通及三统历‘死霸,朔也;生霸,望也’之文,而云‘三统说
是,则此说非矣。’盖犹未免骑墙之见。云甘溪即以顾命文义证三统历之谬,其言最中肯
綮。愚更以声训求之,魄之为言,白也。(见白虎通情性,又古微书引援神契。)月之始
生,魄然而白,故谓之魄。因声制字,则为霸。霸从月、●声,●、魄古音同也。以魄为无
光之处,乖于声理。弘范不惑刘歆谬说,其识甚卓。”俞云:“李注曰‘魄,光也’云云,
此古义也。魄者,‘霸’之假字。壁中古文本作‘霸’,后人因经传相承作魂魄字,遂误以
魄为月质,而有‘死霸朔,生霸望’之说,与礼记乡饮酒义、白虎通之说皆不合矣。是故康
诰之‘惟三月载生魄’,实即洛诰之‘惟三月丙午朏’。”说详群经平议。(按:释名“朏
为月三日,生魄为月二日”,义自有别。俞此说亦臆测。)此文云云,足征伪孔传之误。宋
咸辄生异说,温公亦为之惑,信古义之久湮矣。注“光始生于西面,以渐东满。光稍亏于西
面,以渐东尽。”按:世德堂本作“光始出于西而渐东满,光稍亏于西而渐东尽”。朱子语
类引“稍亏”作“消亏”。历象考成云:“太阴之体赖太阳而生光,其向日之面恒明,背日
之面恒晦,而行则甚速于太阳。当其与太阳相会之时,人在地上见其相背,故谓之朔。朔后
渐远太阳,人可渐见其面,其光渐长。至距朔七日有奇,其距太阳九十度,人可见其半面,
太阳在后,太阴在前,其光向西,其魄向东,(此俗说所谓魄,下皆同。)故名上弦。上弦
以后,距太阳逾远,其光渐满,至一百八十度,正与太阳相望。人居其间,正见其面,故谓
之望。自望以后,又渐近太阳,人不能正见其面,其光渐亏,其魄渐生。至距望七日有奇,
其距太阳亦九十度,则又止见其半面,太阳在前,太阴在后,其光向东,其魄向西,故名下
弦。下弦以后,距太阳逾近,其光渐消,至复与太阳相会,其光渐晦,复为朔矣。”此月光
始生于西面,而终尽于东面之理。朱子语类说此文云:“载者,加载之义。如老子云‘载营
魄’,左氏云‘从之载’,正是这个‘载’字,诸家都乱说,只有古注解云‘月未望则光始
生于西面,以渐东满;既望则光消亏于西面,以渐东尽’,此两句略通而未尽。此两句尽在
‘其Y于日乎’一句上。盖以日为主,月之光也,日载之;光之终也,日终之。载犹加载之
‘载’。盖初一、二间时,日落于酉,月是时同在彼。至初八、九,日落在酉,则月已在
午。至十五日相对,日落于酉,而月在卯,此未望而载魄于西,盖月在东而日在西,日载之
光也。及日与月相去逾远,则光渐消而魄生。少间,月与日相蹉过,日却在东,月却在西,
故光渐至东尽,而魄渐复也。当改古注云:‘日加魄于西面以渐东满,日复魄于西面以渐东
尽。’其载也,日载之;其终也,日终之,皆系于日。”此亦因习于伪传明消魄生之说,以
魄为月体无光之处,故于此极明白易晓之文不复能得其义,反以古注不误者为误,纡回说
之,而终不可通也。注“Y,迎也”。按:说文:“泝,向也。”重文作“Y”。字亦作
“傃”,中庸:“素隐行怪。”郑注云:“‘素’读为攻城攻其所傃之‘傃’,傃犹乡
也。”迎、向义同。吕氏春秋音初,高注云:“乡,迎也。”乡、向古通。注“言为人”至
“理然”。按:司马云:“月迎日而有光,如臣赖君而有功(二)。”义同弘范。朱子语类
云:“秦、周之士,贵贱拘肆,皆系于上之人。犹月之载魄、终魄,皆系于日。故曰:‘其
Y于日乎?’”则以此与上章连属为一。然士之贵贱、拘肆系于上之人者,谓民俗视君德为
转移,君德有隆污,故民俗有美恶。月之载魄、终魄系于日者,此月行去日有远近,向日有
正负使然,乃月之自为,非日有晦明之异。二者之义固有不同,以彼喻此,盖为非类。似各
随文解之为是,不必通其所不通也。(一)“后”下“光”字,原本作“先”,形近而讹,
据太平御览改。(二)“臣”字原本作“日”,形近而讹,今改。
    彤弓卢矢,不为有矣。〔注〕以谕有君而无臣。〔疏〕“彤弓卢矢”,世德堂本
“卢”作“●”。按:说文:“齐谓黑为●。”经传通以“卢”为之。书文侯之命:“彤弓
一,彤矢百,卢弓一,卢矢百。”伪传云:“彤,赤;卢,黑也。”字亦作“玈”,左传僖
公篇:“彤弓一,彤矢百,玈弓矢千。”杜注云:“彤,赤弓;玈,黑弓。”释文:“玈音
卢。本或作‘旅’字,非也。”按:彤弓卢矢,谓九锡之事。曲礼孔疏引含文嘉云:“九
锡:一曰车马,二曰衣服,三曰乐则,四曰朱户,五曰纳陛,六曰虎贲,七曰斧钺,八曰弓
矢,九曰秬鬯。”“不为有矣”者,论语云:“执德不弘,信道不笃,焉能为有?焉能为
亡?”孔注云:“言无所轻重也。”皇疏云:“世无此人则不足为轻,世有此人亦不足为
重,故云无所轻重也。”然则不为有犹云不足重。元始五年,策莽加九命之锡。莽稽首再
拜,受绿韨、衮冕、衣裳、玚琫、玚珌、句履、鸾路乘马、龙旗、九旒、皮弁、素积、戎路
乘马、彤弓矢、卢弓矢,左建朱钺,右建金戚,甲胄一具,秬鬯二卣,圭瓒二,九命青玉圭
二,朱户纳陛。事详莽传。是时,莽方诡称尽力制作,篡迹未彰,其受此锡,必以为人臣莫
大之光宠。尔后居摄践阼,服天子韨冕,负斧依于户牖之间,车服出入,警跸前之,再拜稽
首,受而宝之者,至此已不足轻重。及受嬗即真,改正朔,易服色,变牺牲,殊徽帜,异器
制,则务尽去汉旧,还视彤弓、卢矢,皆土苴矣。此莽篡国以后,子云追感前事,私愤窃叹
之辞。与前章论月之Y日同为有为而发,以意逆志,犹可得之者也。注“以谕有君而无
臣”。按:此公羊传僖公篇文,义见问明疏。白虎通考黜引礼说云:“能征不义者,赐弓
矢。”曲礼疏引含文嘉,宋均注云:“内怀仁德,执义不倾,赐以弓矢,使其专征。”弘范
盖以莽之篡汉,内而公卿大臣,外而诸侯王,未有执义不倾能任诛伐者,子云以为慨,故有
此言。若曰世无忠义之士,虽有彤弓、卢矢,将安用之?故注云“以谕有君而无臣”。依此
为解,似亦可通,然于义为已曲矣。
    聆听前世,清视在下,鉴莫近于斯矣。〔注〕执古以御今,御今以古,则殷鉴不远。
〔疏〕“聆听前世,清视在下”者,说文:“聆,听也。”音义:“聆听,俗本作‘聆
德’,非。”集注依宋、吴本作“聆德”,世德堂本承之。俞云:“聆听叠用无义,故宋、
吴本改作‘聆德’,温公从之。今按‘聆’当作‘泠’,泠与清本双声字。(按:泠、清古
虽异部,而令声之字后转入青,可以言叠韵,不可以言双声。曲园偶误书耳。)风赋曰:
‘清清泠泠。’盖声近者义亦相同。‘泠听前世,清视在下’。泠亦清也,扬子正以泠听与
清视相对为文。”按:美新云:“镜照四海,听聆风俗。”此聆听叠用之证,不当作“聆
德”,亦不必改泠听也。“前世”,谓己所代者。“在下”,谓臣民。司马云:“前世不可
见,故云听;臣民今在下,故云视也。”“鉴莫近于斯”者,广雅释器云:“鉴谓之镜。”
字亦作“鉴”,古止作“监”。林氏义光文源云:“监即鉴之本字。上世未制铜时,以水为
鉴,象皿中盛水,人临其上之形。从臣,臣伏也。”按:林说是也。后世以铜为之,故施金
旁,声转则曰镜也。诗荡云:“殷鉴不远,在夏后之世。”大戴礼武王践阼载武王席铭云
(一):“所监不远,视尔所代。”皆谓以聆听前世为鉴也。酒诰云:“古人有言曰:‘人
无于水监,当于民监。’”殷本纪载汤誓云:“汤曰:‘予有言,人视水见形,视民见治
不。’”皆谓以清视在下为鉴也。盖法戒在近不在远,博稽历代之得失,不如切求胜朝之废
兴。祸福在人不在天,仰观垂象之吉凶,不如俯察庶民之从逆。故鉴古莫近于聆听前世,鉴
今莫近于清视在下也。注“执古”至“不远”。按:聆听前世,清视在下,各为一事。此解
为执古以御今,似失其义。(一)“阼”字原本为“作”,据大戴礼记改。
    或问:“何如动而见畏?”曰:“畏人。”“何如动而见侮?”曰:“侮人。”
〔注〕祸福无门,惟人所召。夫见畏与见侮,无不由己。〔注〕我欲仁,斯仁至。
〔疏〕“何如动而见畏?曰:畏人”者,宋云:“郑康成云心服曰畏。此言畏,犹心服而畏
敬之也。”按:郑义见曲礼注。广雅释诂云:“畏,敬也。”孟子云:“敬人者,人恒敬
之。”“何如动而见侮?曰:侮人”者,曲礼云:“不侵侮。”释文:“侮,轻慢也。”注
“我欲仁,斯仁至”。按:世德堂本“至”下有“矣”,此校书者依论语增之。
    或问“礼难以强世”。〔注〕言礼事至难,难可以强世使行。曰:“难故强世。
如夷俟倨肆,羁角之哺果而啖之,奚其强?或性或强,及其名,一也。”〔注〕性者,天
然生知也;强者,习学以至也。虽为小异,功业既成,其名一也。〔疏〕“礼难以强世”
者,治平本“强”作“强”,下同。按:前文“强其所劣”,治平本作“强”,彼音义亦作
“强其”。此音义出“强世,其两切。”字又作“强”,盖传写参差耳。司马云:“世人皆
苦礼之拘难以强之。”按:此亦老氏“贵德贱礼”之意,言治天下者务因自然以为教,何必
以繁重难行之礼强使人行之?“曰:难故强世”者,吴云:“礼者,君子之所好,而世俗之
所难也。以其难,故强之,使过者俯而就之,不及者跂而及之。”司马云:“以其难,故强
使遵之也。”“如夷俟倨肆,羁角之哺果而啖之,奚其强”者,夷俟、倨肆皆古语蹲踞之
谓。论语:“原壤夷俟。”马注云:“夷,踞;俟,待也。踞待孔子。”汉书叙传:“何有
踞肆于朝?”倨肆即踞肆。彼颜注云:“肆,放也,陈也。”焦氏循论语补疏引法言此文,
又引广雅“蹲跠,●启肆踞也”,云:“夷俟即是倨肆。俟、肆音相近,夷俟犹跠肆,与鞠
躬为●匑同。鞠躬,双声也;夷俟,叠韵也。马氏训俟为待,而谓踞待孔子,失之。”按:
焦说是也。夷俟、倨肆皆以二言为一义,不当分释。省言之曰跠,曰踞;备言之曰夷俟,曰
倨肆,曰踞肆。师古以肆为放,为陈,其失与季长同。古者席地而坐,蹲、踞皆为非礼。说
文“居”篆下段注云:“跪与坐皆着于席,而跪耸其体,坐下其●。若蹲则足底着地,而
下其●,耸其;箕踞则●着席,而伸其脚于前。”徐氏灏笺云:“蹲●不着席,踞则着
席,唯此为异。箕踞者,●着席而两足盘屈于前,如箕前阔后狭之形。段谓伸脚于前,乃承
曲礼孔疏之误。”然则“夷俟倨肆”谓居处之非礼者也。音义:“羁角,男角女羁。”按:
内则文。彼郑注云:“夹囟曰角,午达曰羁。”孔疏云:“夹囟曰角者,囟,首脑之上缝,
夹囟两旁当角之处留发不翦。午达曰羁者,仪礼注云,一从一横曰午,今女翦发留其顶上纵
横各一,相交通达,故云午达。不知两角相对,但纵横各一在顶上,故曰羁。羁者,只
也。”按:羁、角对文则异,散文亦通。谷梁传昭公篇:“羁贯成童。”范注云:“羁贯谓
交午翦发以为饰。”是男亦得为羁也。羁角乃童子之饰,二十而冠,则不复为此。此云“羁
角之”,谓成人而如童子之饰,犹云不冠也。音义:“哺,薄故切。啖,徒滥切。”按:说
文:“哺,哺咀也。”尔雅释鸟,释文引作“口中嚼食也”。又说文:“啖,食也。”朱氏
通训定声云:“与啖微别。自食为啖,食人为啖。”按:古无此别。说文“噬”篆下云:
“啖也。”明啖非食人之义。史记项羽本纪:“樊哙覆其盾于地,加彘肩上,拔剑切而啖
之。”汉书霍光传:“与从官饮啖。”诗东门之墠郑笺:“栗人所啖食而甘耆。”皆以啖为
自食。国语晋语:“主孟啖我。”史记高祖本纪:“啖以利。”又滑稽传:“啖以枣脯。”
则为食人之义。犹自食曰食,食人亦曰食,异其音,不异其文也。啖亦有二音。项羽本纪索
隐云:“啖,徒览反。以食餧人则去声,自食则上声。”汉书高帝纪颜注云:“啖者本谓食
啖耳,音徒敢反。以食餧人,令其啖食,音则改变为徒滥反。”此哺果而啖乃自食之
“啖”,若依彼说,则当读上声,音徒览切;不当如音义读去声,音徒滥切也。“哺果而啖
之”,谓若未知粒食之民,以果为饵,无饮食之礼也。此言圣人作为礼以教人,事为之制,
曲为之防,居止有容,冠服有度,饮食有法,本不求其易也。苟求其易而已,则夷俟倨肆,
岂不愈于尸坐斋立?羁之角之,岂不省于三加弥尊?哺果而啖,岂不便于疏食菜羹必祭?然
而圣人不以此易彼者,人有礼则安,无礼则危。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,故宁为其难,不
为其易也。旧解皆以“羁角之哺果而啖之”八字为句。宋云:“总角之童,哺啖其果亦易之
耳。”(按:当作“易易”。)司马云:“人之箕踞骄慢,及幼子啖果,皆其情所欲,何必
强也?”按:幼子可以谓之羁角者,不可但谓之羁角。犹成人可以谓之冠者,不可但谓之
冠。旧说似于文义未安。胡部郎云:“诗氓‘总角之宴’,谓总角时之宴安。则此羁角之哺
果而啖,亦云羁角时之啖果,不必解为羁角者。”按:如绥之之说,则夷俟倨肆云云,犹言
凡人之纵体自逸,及童时之嗜果食,皆性之自然,无待勉强。于义亦通。“或性或强,及其
名,一也”者,王云:“名,成也。言或性或强,及其成,则一也。广韵引春秋说题辞曰:
‘名,成也。’广雅同。”按:王说是也。中庸云:“或生而知之,或学而知之,或困而知
之,及其知之,一也。或安而行之,或利而行之,或勉强而行之,及其成功,一也。”即此
文之义。注“难可以强世使行”。按:世德堂本无“以”字。注“天然生知也”。按:世德
堂本“也”作“之”。注“功业既成,其名一也”。按:李以名为声闻之称。言人之于礼,
或生而能,或学而能,始虽不同,及学业已成,则俱为令闻所归,无生知与强学之异矣。
    见弓之张兮,弛而不失其良兮。〔注〕弛,舍。或曰:“何谓也?”曰:“●之
而已矣。”〔注〕弓良在●格,人良在礼乐。〔疏〕音义:“●之,居影切。●所以正
弓。”按:说文:“●,榜也。榜,所以辅弓弩也。”亦谓之“柲”,仪礼既夕记郑注云:
“柲弓檠弛则缚之于弓里,备损伤,以竹为之。”贾疏云:“此弓檠谓凡平弛弓之时,以竹
状如弓,缚之于弓里。亦名之谓柲者,以若马柲然。马柲所以制马,弓柲所以制弓,使不顿
伤,故谓之柲。”宋云:“言弓之一弛一张而不失其良者,以有●正之也。人之一动一静而
不失其善者,以有礼制之也。”注“弛,舍”。按:广雅释诂文。说文:“弛,弓解弦
也。”
    川有防,器有范,见礼教之至也。〔注〕川防禁溢,器范检形,以谕礼教人之防范
也。以旧防为无所用而坏之者,必有水败;以旧礼为无所用而去之者,必有乱患也。〔疏〕
说文:“防,堤也”;“笵,法也”。经传通以“范”为之。水曰法,木曰模,金曰镕,土
曰型,竹曰笵。注“以旧”至“患也”。按:经解文。彼文“防”皆作“坊”,坊记孔疏
云:“坊字或土旁为之,或阜旁为之,古字通用也。”
    经营然后知干、桢之克立也。〔注〕干、桢,筑墙版之属也。言经营宫室,立城郭,
然后知干、桢之能有所立也;建宗庙,立社稷,然后知礼乐之能有所成也。〔疏〕诗灵台:
“经之营之。”毛传云:“经度之也。”郑笺云:“营表其位。”孔疏云:“经度之,谓经
理而量度之;营表其位,谓以绳度立表以定其位处也。”说文“营”篆下系传引此诗,释之
云:“东西为经,周回为营也。”刘向九叹:“经营原野。”王注云:“南北为经,东西为
营。”按:经,犹今言径;营,犹今言围。度径谓之经,度围谓之营,皆建筑测量之事。说
文:“干,筑墙端版也。从木、●声。”干即“干”之俗体。六书故引唐本说文有此字,盖
隶变为已久也。书费誓:“峙乃桢干。”马注云:“桢、干皆筑具,桢在前,干在两傍。”
说文“栽”篆下段注云:“古筑墙先引绳营其广轮方正之制。诗曰‘俾立室家,其绳则
直’,是也。绳直则竖桢干。题曰桢,植于两头之长杙也;旁曰干,植于两边之长杙也。植
之谓之栽。栽之言,立也。而后横施版于两边干内,以绳束干实土,用筑筑之。一版竣,则
层絫而上。诗曰‘缩版以载,捄之仍仍,度之薨薨,筑之登登’,是也。”“经营然后知
干、桢之克立也”者,经营以喻为国,干、桢以喻贤才,作室非干、桢不立,为国非贤才不
成。诗嵩高云:“维申及甫,维周之翰。”毛传云:“翰,干也。”又文王云:“王国克
生,维周之桢,济济多士,文王以宁。”传云:“桢,干也。”桢、干对文则异,散文亦
通。注“然后知礼乐之能有所成也”。按:弘范盖以此篇自“或问礼难以强世”以下皆言礼
教,故以此文为喻礼乐。左传成公篇云:“礼,身之干也。”
    庄、杨荡而不法,墨、晏俭而废礼,申、韩险而无化,〔注〕险克所以无德化。
邹衍迂而不信。〔注〕迂回不可承信。〔疏〕“庄、杨”,治平本作“庄、扬”。按:修
身“杨、墨塞路”,治平本亦作“扬、墨”,今依世德堂本。“庄、杨荡而不法”者,曹侍
读元忠云:晋书王坦之传:“坦之有风格,尤非时俗放荡,不敦儒教,着废庄论,引杨雄
曰:‘庄周放荡而不法。’是文度所见本作‘庄周’,与下‘邹衍迂而不信’句法一例,不
作‘庄、杨’也。盖‘杨’与‘荡’形近妄增。汉书艺文志无杨朱,子云不见其书,讵能与
庄并论乎?”按:艺文志虽无杨朱,列子有杨朱篇,具载杨朱之言,大意谓“百年寿之大
齐,仁圣亦死,凶恶亦死,生则尧、舜、桀、纣,死则腐骨。乃复规死后之余荣,失当年之
至乐,不能自肆于一时,重囚累梏,何以异哉?”彼张湛注论此篇之要旨云:“夫生者一气
之暂聚,一物之暂灵。暂聚者终散,暂灵者归虚。而好逸恶劳,物之常性。故当生之所乐
者,厚味美服,好色音声而已耳。而复不能肆性情之所安,耳目之所娱。以仁义为关键,用
礼教为衿带,自枯槁于当年,求余名于后世者,是不达乎生生之趣者也。”此正杨朱荡而不
法之确证。子云即不见杨朱书,而据列子此篇,已可得其梗概。况彼时故书雅记不传于今者
甚多,安知其中不更有称引及杨朱者?岂得以艺文志无杨朱,遂谓子云不见其书,不能与庄
并论乎?若王坦之废庄论引此文有庄无杨者,此自古人引书但取大意,不拘文辞之例。引
“庄、杨”作“庄周”,不可谓其所见本无“杨”字,犹引“荡”作“放荡”,不可遂谓其
所见本有“放”字也。胡部郎云:“坦之着论废庄,故引此增损其文,不及杨朱。假使原文
作‘庄周’,不作‘庄、杨’,则句当在‘申、韩’句下,使与‘邹衍’句比联,此文例
也。”“墨、晏俭而废礼”者,艺文志晏子八篇,入儒家。今按墨子非儒篇引晏子与齐景公
论孔子云:“夫儒浩居而自顺者也,不可以教下;好乐而淫人,不可使亲治;立命而怠事,
不可使守职;宗丧循哀,不可使慈民;机服勉容,不可使导众。”盐铁论论诽云:“晏子有
言,儒者华于言而寡于实,繁于乐而舒于民,久丧以害生,厚葬以伤业,礼烦而难行,道迂
而难遵,讲往古而言訾当世,贱所见而贵所闻。”是晏子之术非乐、非命、短丧、薄葬,全
与墨同。晏子春秋内篇问上,又杂上,两引墨子曰:“晏子知道。”明墨、晏为一家也。艺
文志论墨家之失云:“及蔽者为之,见俭之利,因以非礼。”“申、韩险而无化”者,新书
道术云:“反平为险。”系辞:“德行恒易以知险。”京注云:“险,恶也。”艺文志论法
家之失云:“及刻者为之,则无教化,去仁爱,专任刑法,而欲以致治,至于残害至亲,伤
恩薄厚。”“邹衍迂而不信”者,史记孟荀列传云:“驺衍乃深观阴阳消息,而作怪迂之
变,终始、大圣之篇,十余万言。其语闳大不经。”迂即怪迂之谓,亦作“怪误”。盐铁论
论邹云:“邹衍非圣人,作怪误,惑六国之君,以纳其说。此春秋所谓匹夫荧惑诸侯者
也。”张氏敦仁考证云:“‘误’当作‘迂’,史记所谓作怪迂之变者也。”按:迂、误音
近,“怪误”即“怪迂”,古语大言无实之意。封禅书:“燕、齐海上之方士传其术不能
通,然则怪迂阿谀苟合之徒自此兴。”义同彼传。亦谓之“诡讹”,说文“吁,诡讹也。”
是也。以形体言,则谓之魁梧。留侯世家:“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。”应劭云:“魁梧,
丘虚状大之意。”是也。体之大而无实者曰魁梧;言之大而无实者曰诡讹,曰怪误,曰怪
迂,其义一也。合音言之,则曰夸逸,周书谥法“华言无实曰夸”,是也。省言之则曰吁,
玉篇引说文“齐、楚谓大言曰吁”,是也。亦曰吴,说文“吴,一曰大言也”,是也。亦曰
謣,说文“謣,妄言也”,是也。亦曰迂,国语周语:“郄雠见其语迂,郄至见其语伐。”
又云:“叔迂、季伐。”新书礼容“迂”皆作“吁”。汉书五行志引“叔迂、季伐”,颜注
云:“迂,夸诞也。”是也。此文迂亦夸诞之义。迂而不信,即史云“闳大不经”也。注
“险克所以无德化”。按:世德堂本无此注。“克”当为“刻”,声之误也。诗云汉:“后
稷不克。”郑笺云:“‘克’当作‘刻’。”问明:“好大累克。”音义:“俗本误作
‘刻’。”即其比。国策秦策:“深刻寡恩。”高注云:“刻,急也。”注“迂回不可承
信”。按:“迂而不信”,明用史记“怪迂”字。彼集解、索隐、正义皆无释。汉书郊祀志
“怪迂阿谀苟合之徒”句下,颜注云“迂,谓回远也”,与弘范此注同,皆未达古语之义。

    圣人之材,天地也;〔注〕覆载,与天地合其德。次,山陵川泉也;〔注〕次
圣者,大贤也。高显如山陵,通润如川泉。次,鸟兽草木也。〔注〕区别各有所长。
〔疏〕“圣人之材,天地也”者,司马云:“无不覆载。”按:即上文“大以成大,小以成
小,虽山川、丘陵、草木、鸟兽,裕如也”之义。“次,山陵川泉也”者,司马云:“得天
地之一端,佐天地以育物。”按:山陵川泉,喻韫藏宏富,民用所资。祭法云:“山林、川
谷、丘陵,民所取财用也。”即其义。“次,鸟兽草木也”者,司马云:“依于山陵川泉以
自生,所得弥小。”按:鸟兽、草木亦各能以其羽毛、齿革、华实、枝干效用于人,然性有
所偏,量有所止。犹众人之材,知效一官,德合一君,可小知而不可大受也。注“高显如山
陵,通润如川泉”。按此章论材之大小,非论德性,“高显”、“通润”,似非其义。注
“区别各有所长”。按:论语云:“譬诸草木,区以别矣。”朱子集注云:“区犹类也。”

上一页  回首页  下一页